一、中国古代诗人、作家简介 1.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学说是中国两千多年文化的主流,对世界的思想史、文化史、教育史影响深远。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相传其弟子3000,贤者72 人。《论语》(论,择也,选择摘录的意思),“四书”之一,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专集,儒家经典之一。被选入教材的有《论语二则》、《季氏将伐颛臾》、《荷蓧丈人》等。 2.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名翟,相传原为宋国人,长期住在鲁国。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弟子众多,在当时思想界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墨子》是墨家学派的著作总汇,虽然保留记录言行的语录体形式,但 已 是初具 规 模 的论说文。入选教材的有《公输 》等。 3.老 子姓 李 ,名耳 ,春秋时代思想家,道 家学派创始人,著有《老 子》一书,又名《道 德 经》,有八 十 一章 。 4.孙 子名武 ,字长卿 ,春秋后 期齐 国人,军 事 理 论家,著有《孙 子》(又 名《孙子兵 法 》)十 三 篇 ,古代称为“兵 经”,是我 国第 一部 军 事 著作。 5.孟 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 ,字子舆 ,战国时邹 (今山东邹 县 )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之后 的儒家大师 ,后 世称为“亚 圣 ”。他发 展 了 儒家思想,提 出 了 系 统 的“仁政”学说和 “性 善 ”论观 点 ,对后 世儒学影响很大。《孟 子》是“四书”之一,记载了 孟 子的言行,是先 秦 极 富 特 色 的散文专集,文章 气 势 充 沛 ,逻 辑 严 密 ,善 于 雄 辩 ,长于 譬 喻 ,对后 世韩 愈 、柳 宗 元、苏 轼 等人的散文有很大影响。选入教材的有《得 道 多助 ,失 道 寡 助 》、《生 于 忧 患 ,死 于 安 乐 》、《鱼 我 所 欲 也》、《庄 暴 见 孟 子》、《齐 桓 晋 文之事 》、《孟 子见 梁 襄 王 》、《齐 人有一妻 一妾 》、《弈 秋》等。 6.庄 子(约公元前369— 前286)名周 ,战国中期宋国蒙 (今河 南商 丘东北 )人。和 老 子同 为道 家学派创始人,世称“老 庄 ”。他具 有朴 素 的辩 证 法 思想,但 又 宣扬 虚 无 主义 和 宿 命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