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古今中外防疫那些事

古今中外防疫那些事_第1页
1/6
古今中外防疫那些事_第2页
2/6
古今中外防疫那些事_第3页
3/6
热点专题:古今中外疫病防治的那些事儿读背模块、中国古代疫病防治1. 背景(1) 处于由盛转衰时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2) 小农经济占主导(3) 战争频发,气候异常,新型传染病增多,疫病大规模爆发(4) 思想观念落后、愚昧(5) 医学家深入研究2. 特点(1) 总说① 发现传染现象较晚② 受宗教影响,有一定迷信色彩③ 科学性与迷信交织④ 受道德影响明显(2) 阶段特征(历史沿革)① 汉代至隋代,瘟病学说以内科理论为基础② 宋元以来,瘟病与伤寒从论症和治法等方面区分开来③ 明清时期,瘟病学说逐渐形成体系(3) 积极① 由临时性到常态化、制度化② 由以民促官到政府主动介入③ 中央政府由缺位到主导④ 由带有封建迷信色彩到日益重视科学防治(4) 消极① 政府应对消极② 防疫重点主要集中在灾后赈济救助③ 防疫措施呈零散性、偶然性④ 防疫措施迷信色彩深厚3. 影响(1) 积极① 一定程度上防控了疫情,缓和了社会矛盾② 扩大了儒家思想在民间的影响,增强了道德约束力③ 一定程度上推动防疫措施的普及④ 推动了早期公益事业的产生(2) 消极① 迷信使人们长期以来无法科学认识传染现象② 导致疫病蔓延,人口大量死亡,社会动荡4. 措施(1) 政府减免税收,发放钱赈济灾民(2) 针对疫病施医送药,采取隔离措施避免疫情扩散(3) 斋戒祈祷趋避疫病(4) 民间医生与儒生救助灾民二、中国近代疫病防治1.背景(1) 政府措施得力且应对方法科学有效(2) 吸取国外先进科技并有创新突破(3) 地方政府和民间团体的积极配合(4) 东北地区开发较晚,人口大量涌入,医疗设施落后(5) 文化保守势力强大,固有观念阻碍防疫工作2.措施(1) 开始仍然使用传统方法治疗,未进行隔离(反面)(2) 制定一系列疫时社会制度(3) 组建各级防疫组织(4) 颁布各种防疫法规3.影响(1) 促进中国防疫事业近代化(2) 促进卫生制度化和政治化,加快卫生事业近代化进程(3) 收回了部分检疫权,对日后恢复中国对东北行使主权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4) 促进了卫生知识在民众中传播,提高公民卫生意识(5) 促进民族觉醒,推动了近代民主革命发展和近代化进程(6) 促进了民族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发展(7) 推动医疗技术进步,促进近代医疗卫生体系建立三、世界近代的疫病防治1.背景(一)总说(1) 封建王权的发展,民族国家形成,中央集权加强(2)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 近代自然科学兴起(4) 人文主义的发展(5) 宗教观念的影响(二)正面(1) 政府的关注和支持(2) 现代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古今中外防疫那些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