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作家作品简介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的概念:(广义)18 岁以下少年儿童为读者对象,专门为他们制造而且适应他们进展需要,具有丰富审美内涵的学科(包括幼儿文学 3,4—6,7童年文学 6,7—11,12 少年文学 11,12—17,18)。 儿童观与儿童文学:儿童文学核心问题是儿童观的问题。 关于儿童观和儿童文学的审美制造? 1, 人生派:文学讨论会 2, 本位派:注重的是儿童心理,儿童情趣与儿童需 要。 3, 教育派:上海鲁冰,教育文学就是教育儿童的文 学,不要过分强调教育而放弃儿童本我,茅盾“政治挂了帅,艺术脱了班,故事公式化,人物概念化,语言干巴巴。” 4, 多元派:曹文轩 儿童读物包括儿童文学 儿童读物包括哪些内容: (一)儿童启蒙图书《中国儿童启蒙名著通览》;道德 伦理;科学知识,科学普及读物;儿童卡通图画读物;百科知识读物《中国通史,少年彩绘版》;少年儿童文学读物。 童话起源 (一)周作人“舶来体”,日本小说家《骨董集》山东 京传。 (二)本土产生,洪讯涛 朱自强(儿童评论家)1909 年由孙毓修编译,商务《童话丛书》为标志,这是中国刊物出现童话一词。 ............《搜神记》--《叶限姑娘》 周作人《童话略论》《童话讨论》《古童话释义》。 童话定义:以幻想精神作为主要审美手段,夸张,拟人,非写实的,用来表达和满足人类愿望(儿童愿望)的作品。 1988 年当代作家,《草房子》,《山羊不吃天堂草》,《青铜鸟》,迟子建《清水洗尘》《清新土豆》《额尔古纳河右岸》。 1,童话的本质特征:幻想 人物:常人化,拟人化,超人化 情节:荒诞 环境:虚拟 童话语言:幽默 2,隐喻,游戏精神,纸质 (一)儿童审美心理 怀特(美)《夏洛的网》《屋顶上的小飞人》《玛丽-波平斯阿姨》与《音乐之声》。 (二)成人理性隐喻 东,西方儿童进展史 西方童话进展:古典童话—口述—艺术 (一)古印度《五卷书》最早童话书(梵文),这是一..... 部诗文并用,有故事有教训,以大故事穿小故事的方式编排的文学作品,成书于 3~4 世纪,作者不详,全书除序言以外共分为五卷,故事中饱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朴素的辩证法,其中最突出的是弱者战胜强者的思想。 (二)世界神话之王,希腊神话《荷马史诗》地理环...... 海,向外殖民。关于人的起源,智慧女神和普罗米修斯等的故事。 (三)宗教系列神话 犹太神话:《旧约》电影《原罪》,约瑟,摩西与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