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年 龄 称 谓 大 全 0 岁 赤子、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赤子:刚生的婴儿,后比喻热爱祖国,对祖国忠诚的人。 “赤子之心”即婴儿之心,婴儿之心当然纯洁无瑕,没有丝毫杂念。 孔颖达 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 襁褓:背负婴儿用的宽带和包裹婴儿的被子 汤饼之期:指婴儿出生三日。旧俗小儿出生三日,设筵招待亲友谓之“汤饼筵”,也作“汤饼宴”、“汤饼会”。 1 岁 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如牙牙学语,指小孩开始学话。 清·袁枚《祭妹文》:“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晬耳。”周晬,指婴儿周岁。 我现在只有两个牙牙学语的女孩,生在你死以后,才一周岁。 2 岁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指2——3 岁的儿童。提,是指可以小儿可以提抱,指其小。 韩愈诗中就有“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 两家生子时一样聪明 8 岁 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少年时一起愉快地玩耍,尽情地说笑。 童龀[chèn]:龀,《说文》中有“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的说法。可以看出,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龀”。“童龇”,指儿童少年时期。 始龀、髫年:女孩7 岁。 始龀、龆年:男孩8 岁。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tiáo :龆年(儿童换牙之年。引 申 幼年) tiáo 髫:古时候 小孩前 额 下 垂 的头发, 9 岁 九龄:9 岁。 黄口:10 岁以下 。常 用以讥 讽 别 人年幼无知。“黄 口 ”本 指雏 鸟 的嘴 ,借 指儿童。 2 10 岁 幼学:10 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外傅之年:儿童10 岁。古代贵族子弟至一定年龄,出外就学,所从之师称外傅。与内傅相对。 12 岁 金钗之年:女孩12 岁。 金钗之年是指古代女子12 岁,古代女孩到了12 岁要带钗,金钗就是作为代称。南朝梁•武 帝 《河 中之水 歌 》:“头 上金钗十二行 ,足 下 丝 履 五 文章 。” 13 岁 豆蔻:指女子十三 四 岁。豆 蔻 是一种 初 夏 开 花 的 植 物 ,初 夏 还 不 是盛 夏 ,比 喻 人还 未 成 年,故 称未 成年的 少 年时 代为“豆 蔻 年华 ”。 舞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