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古典诗词的起承转合

古典诗词的起承转合_第1页
1/6
古典诗词的起承转合_第2页
2/6
古典诗词的起承转合_第3页
3/6
起,引领的作用(引领主题) 承,扩展的作用(扩展主题) 转,转变,由景转向情,或由情转向景。(相对于起承的转变) 合,回扣主题,概括全篇。 诗词的起承转合 每首诗词为了表达明确的主题,就必须具备严密的结构。结构章法不会一成不变,但对初学的人可以先熟悉起承转合这种形式。起承转合可以把诗词的文字、内容、意境连缀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在格律诗中尤为突出。 “起”,就是开头。即先说一件事引起这首诗,好的起头,能起承题启下,统领全篇的作用。 “承”,就是承接连贯。顺着起句写,句与句之间,联与联之间要承接,贯穿作品之中,起着桥梁纽带作用。 “转”,就是转折。表面是岔开话题,区别于前边所述的内容,实际是为深化主题服务的,转的技巧较高,要着重练习。 “合”,就是整合总结。把作者的感悟表达出来,深化意境,突出主题。 下面举几个例说明: 例一:唐李绅的五言古诗《悯农》: 锄禾日当午, 起:写农夫在田里劳作。 汗滴禾下土。 承:写农夫辛苦的程度。 谁知盘中餐, 转:离开劳动场面,转向餐盘。 粒粒皆辛苦。 合:点明主题,劳动艰辛,果实不易。 (韵:仄上七麌) 例二:南宋陆游七绝《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 起:困居荒村不为己悲。 尚思为国戌轮台。 承:点明想为国戌边的志向,说明不自哀原因. 夜阑卧听风吹雨, 转:用夜深风雨大作转换话题。 铁马冰河入梦来。 合:梦中骑战马赴沙场,表达爱国情 (韵:上平十哀) 例三:唐杜牧七绝《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起:清明细雨景色。 路上行人欲断魂。 承:人在雨中愁绪。 借问酒家何处有, 转:提出避雨消愁办法。 牧童遥指杏花村。 合:找到解决的去处,言尽意无穷。 (韵:上平十二文,十三元) “起”的开头形式多样,如直入式、陈述式、衬托式、设问式等等,可根据表达的需要,随自己的喜欢。 直入式,开门见山,如杜甫《闻官年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 。” 陈述式如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 。” 衬托式,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 设问式,如唐崔涂《孤雁》:“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 。”如鲁迅《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 。” “承”的方式大致有顺承和转承,顺承随上句延伸,一脉相承,转承既区别于上述内容,又为主题服务。 “转”要注意两方面,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古典诗词的起承转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