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 诗 中 的 常 见 意 象 文 化 含 义 及 理 解 ( 第 一 编 ) ( 一 ) 树 木 类 1.松 柏 松 柏 是 傲 霜 斗 雪 的 典 范 , 自 然 是 众 人 讴 歌 的 对 象 。 李 白 《 赠 书 侍 御 黄 裳 》:“ 愿 君 学 长松 , 慎 勿 作 桃 李 。” 韦 黄 裳 一 向 谄 媚 权 贵 , 李 白 写 诗 规 劝 他 , 希 望 他 做 一 个 正 直 的 人 。 2.竹 子 竹 子 具 有 “ 性 直 ”“ 心 空 ”“ 节 贞 ” 等 特 点 , 用 以 比 拟 君 子 的 品 德 修 养 。 竹 子 、 竹 林 深为 隐 者 所 爱 。 3.杨 柳 “ 柳 ” 谐 音 “ 留 ”, 常 作 留 客 之 意 , 又 因 柳 丝 柔 长 , 风 吹 而 成 缠 绵 难 舍 之 状 , 故 古 人 常折 柳 送别。 将别情用 柳 化 成 形象 语句的 是 柳 永, 他 在《 雨霖铃》 中 写 道:“ 今宵酒醒何处?杨 柳 岸, 晓风 残月”。 以 杨 柳 岸配合晓风 、 残月等 意 象 , 把自 己与情人 分别的 凄惨之 意 描绘得淋漓尽致。 4.梧桐 梧桐凄凉悲伤的 象 征。 元人 徐再思《 双调·水仙子 ·夜雨》:“ 一 声梧叶一 声秋, 一 点 芭蕉一 点 愁, 三更归梦三更后。” 以 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 尽愁思。 其他 如“ 一 叶叶, 一 声声,空 阶滴到明”( 温庭筠《 更漏子 》)、“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 昏、 点 点 滴滴”( 李 清照《 声声慢》)等 。 5.芭蕉 “ 芭蕉” 和“ 梧桐” 的 意 象 差不多, 都是 离情别绪孤独忧愁的 象 征。 常 常 与孤独忧愁特别是 离情别绪相联系。 李 清照曾写 过:“ 窗前谁种芭蕉树 , 阴满中 庭。 阴满中 庭, 叶叶心 心舒卷有 舍 情。” 把伤心 、 愁闷一 古 脑儿倾吐出来, 对 芭蕉为 怨悱。 吴文 英《 唐多令》:“ 何处合成 愁?离人 心 上秋。 纵芭蕉, 不雨也飕飕。” 葛胜冲《 点 绛唇》:“ 闲愁几许, 梦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 , 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 雨声追寻, 更令人 觉得凄恻。 ( 二) 花草类 1.红叶 传情之 物。 朱淑真《 恨春》:“ 碧云信断惟劳梦, 红叶成 诗 想到秋。” 据唐人 范 摅《 云溪友议》: 相传唐人 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