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可靠性概述 1 .1 可靠性的内涵 1 .1 .1 产品可靠性的定义 可靠性的定义:指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产品可靠性定义的三个要素是:“规定条件”、“规定时间”和“规定功能”。 “规定条件”指产品使用时的环境条件和工作条件。 “规定时间”指产品规定了的任务时间。 “规定功能”指产品规定了的必须具备的功能及其技术指标。 1 .1 .2 可靠性与质量的关系 现代质量观念认为,质量包含了系统的性能特性、专门特性、经济性、时间性、适应性等方面。是系统满足使用要求的特性总和。(如下图所示[1]) 质量特性性能特性专门特性适应性时间性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寿命周期费用效能质量特性图 性能特性、专门特性及其权衡 随着现代工程系统的复杂化,系统的专门特性显得更加重要。 1 .1 .3 可靠性与系统工程的关系 1 .2 可靠性基本概念 1 .2 .1 故障的定义与分类 (1)有关的几个定义 故障——产品不能完成规定的功能或存在不能年规定要求工作的状态。[2] 失效——产品丧失规定的功能。[2] 缺陷——产品的质量特性不满足预期的使用要求,随时间(或工作)过程可能发展成各类故障。[2] 故障模式——故障的表现形式。[1] 故障机理——引起故障的物理、化学变化等内在原因。[1] (2)故障的分类 按故障的规律分:偶然故障与渐变故障。偶然故障是由于偶然因素引起的,只能通过概率统计的方法来预测。渐变故障是通过事前的检测或监测可以预测到的故障,是由于产品的规定性能随使用时间的增加而逐渐衰退引起的,对电子产品又叫漂移故障。 按故障的后果分:致命性故障与非致命性故障。 按故障的统计特性分:独立故障与从属故障。不是由另一产品故障引起的故障称为独立故障,反之称为从属故障。 按关联、非关联分:关联故障与非关联故障。与产品本身有关联。预期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可能发生的任何故障叫关联故障,在解释试验结果或计算可靠性特性值时必须计入;与产品本身无关,预期在使用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的任何故障叫非关联故障,在解释试验结果或计算可靠性特征量时不应计入。 按责任、非责任分:责任故障与非责任故障。责任故障是指按合同规定是该研制或生产机构责任范围内发生的关联故障;非责任故障是指按合同规定不是该研制或生产机构责任范围内发生的关联故障或非关联故障。 间歇故障:产品的故障可以在有限时间内不经修复而自行恢复功能,这类故障叫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