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 法 制 度 与法 律职业道德 第 1页 第 一 章 司 法 制 度 和 法 律 职 业 道 德 概 述 第 一 节 司 法 与 司 法 制 度 的 概 念 一 、 司 法 的 概 念 和 特 征 司 法 通 常 是 指 国 家 司 法 机 关 根 据 法 定 职 权 和 法 定 程 序 , 具 体 应 用 法 律 处 理 案 件 的 专 门 活 动 。 资 产 阶 级 启 蒙 思 想 家 孟 德 斯 鸠 第 一 次 论 述 了 “ 司 法 ” 问 题 。 他 认 为 : 每 个 国 家 都 有 三 种 权 力 ,即 立 法 权 力 、 关 于 国 际 事 项 的 行 政 权 力 、 有 关 民 事 法 规 事 项 的 行 政 权 力 。 资 产 阶 级 在 革 命 取 得 胜 利后 , 按 照 孟 德 斯 鸠 的 “ 三 权 分 立 ” 学 说 建 立 起 资 本 主 义 的 政 治 体 制 , 在 实 行 三 权 分 立 的 国 家 , 司 法是 与 立 法 、 行 政 相 对 应 的 一 项 国 家 活 动 , 即 国 家 适 用 法 律 解 决 纠 纷 的 活 动 。 在 这 些 国 家 , 所 谓 司 法就 是 审 判 , 相 应 地 , 司 法 权 就 是 审 判 权 , 司 法 机 关 也 就 仅 指 法 院 。 至于 检察权 , 则是 作为 行 政 权 的一 部分 , 因而检察机 关 隶属于 政 府行 政 系统。 我国 清朝末年引进西方的 司 法 制 度 , 在 法 律 中明确规 定 司 法 权 由法 院 行 使。 因此, 那时的 司 法权 就 是 指 审 判 权 ;而各级 检察厅虽附设于 大理 院 或同级 审 判 厅, 但受专 门 负责司 法 行 政 的 法 部领导。 在 前苏联、 东欧等社会主 义 国 家 , 司 法 不仅 包括审 判 , 而且包括检察, 司 法 机 关 由审 判 机 关 和检察机 关 共同构成。 新中国 建 立 后 , 我们在 政 治 体 制 上借鉴前苏联的 经验, 实 行 人民 代表大会制 度 , 不搞“ 三 权 分立 ” 。 在 我国 , 人民 代表大会是 国 家 权 力 机 关 , 各级 行 政 机 关 、 审 判 机 关 和 检察机 关 都 由同级 人民代表大会产 生, 对 它负责, 受它监督。 根 据 宪法 、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