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实施方案一、成立领导小组。成立小学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领导小组。组长:学永副组长:代兴玲成员:各班班主任二、目标和任务1、目标: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促进他们健全人格的发展。做到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和不良习惯的矫正相结合,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他们智力发展,使广大小学生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使他们在紧的学习生活中形成克服各种困难的坚强意志。2、任务:小学阶段是人的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而人的行为习惯是通过训练、强化形成的。要通过示法、实践法、榜样法对学生进行培养训练,做到“知、情、意、行”相统一。⑴ 遵规守纪教育:重点抓好校规、校纪和基本社会法规两方面的教育。(重点低年级)⑵ 学习习惯的培养:包括与学习态度相关的习惯,与学习过程相关的习惯,与能力相关的习惯,以及与生理相关的习惯等容。(低、中年级)⑶ 礼仪教育:落实符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的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着装礼仪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中、高年级)⑷ 劳动教育:研究制定学生自我服务、家务劳动以及社会活动等方面的实践要求。⑸ 安全和自我保护方面:包括交通安全、活动安全、用电安全、消防安全以及其他自我保护方面的养成要点。⑹ 卫生和生活习惯:重点培养与学生生理相关的卫生习惯和与心理相关的卫生习惯。三、养成教育的实施途径:1、强化学校教育(1)班主任工作:各班主任要增强管理意识,发挥自己在养成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加强对班主任的培养和培训,。⑵ 队活动:围绕养成教育,少队组织要积极开展主题教育和系列教育活动,促进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⑶ 思品课教学:教师在坚持对学生灌输正确思想、观点的同时,还要强化社会实践这一环节,做到知、行统一。⑷ 主渠道渗透:科任教师要紧跟新课程实验改革的步伐,加强教学研究,实现德育目标和知识目标相统一,能力培养与习惯养成相并重。⑸ 校园文化:加强校园环境建设,真正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一草一木都能育人。⑹ 学校管理:学校要加大方方面面的管理力度,做到管理育人,特别是要重视教师师德建设,让教师成为学生文明行为养成的楷模。2、协调家庭教育学校要定期召开家长会,完善教师家访制度,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联系,让他们认识到学校开展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