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特优新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总结 广西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2005年3月1日) 2004年自治区农业厅下达的“名特优新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由我站和柳州、玉林、横县、荔浦、临桂、武宣共 6市、县共同承担实施,现将项目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 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要求在柳州、玉林、横县、荔浦、临桂、武宣等 6市、县建立标准化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12万平方米、示范区95万平方米、辐射带动 360万平方米,在示范基地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探索不同栽培模式和栽培试验,发展不同食用菌优势区域,横县、北流、武宣3县(市)主要发展双孢蘑菇,荔浦县主要发展香菇,临桂县主要发展香菇和珍稀菇,柳城、融安 2县主要发展珍稀菇。项目经费安排如下表: 项目资金安排表(万元) 总计 70 一、本级合计 15 广西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15 二、补助地市合计 55 1、南宁市 (横县) 8 2、柳州市 (市本级) 8 3、桂林市 合计 16 项目资金安排表(万元) 其 中: 荔浦 8 临桂 8 4、来宾市 (武宣) 8 5、玉林(玉林市微生物研究所) 15 本级资金主要用于组织项目单位考察学习、培训项目单位分管领导和技术骨干、组织专家座谈和项目检查等,到目前为止共支出 10.2万元,因为项目是跨年度的,还有 4.8万元项目经费,主要用于继续对项目进行检查和项目技术交流等。项目单位资金主要用于示范基地建设补助、新品种引进、技术培训、印刷技术资料、开现场会、项目监督检查、考察调研等。 二、 建设项目进展情况及成效 柳州、玉林、横县、荔浦、临桂、武宣等 6市、县实际建成标准化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 15.86万平方米、示范区103.13万平方米、辐射带动443.84万平方米,分别完成计划任务的 132.17%、108.56%和 123.29%。举办各种培训班108期,培训 2.36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 4.92万份。 (一)提高了鲜菇商品率和经济效益。由于统一使用良种和规范了栽培技术,示范基地和示范区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如横县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和示范区种植面积17万平方米,到 2月23日,已采收鲜菇1666吨,其中建立房式大棚18个,种菇9000平方米,到 2月23日,已采收鲜菇132.3吨,商品率达到 95%,比大田“人”字棚架栽培的高15%左右,每公斤价格高0.4—0.8元。临桂县南方食用菌研究所草菇周年栽培标准化基地,63个标准保温棚,平均日产250公斤鲜草菇供应市场。荔浦县在荔城镇岭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