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吸水剖面测井基本常识 一、何为吸水剖面以及主要用途 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推移,油层压力逐渐下降,为了实现长期稳定的开发,需要给地层补充能量,保持油层的压力。目前主要的方法是采用注水保持油层压力。因此在一个油田开发时除了钻一批采油井外,还要钻一批注水井。通过注水井给井下油层注水,维持油层压力使油井产量保持稳定。为了了解注水井注水状况,就需要测吸水剖面,了解个小层的绝对注入量。 主要用途:了解注入井各小层的吸水状况,检查井下工具到位及工作情况,检查调剖效果,检查管外窜流,分析油井出水情况, 分析油层水淹状况,进行浅部找漏。 二、测井原理 目前吸水剖面主要用示踪法进行测井(即同位素吸水剖面测井)。在注水条件下将同位素注入井内,随着注入水的流入,同位素滤积在注水层表面,用伽马仪测取示踪曲线,曲线上显示的放射性强度的差异就代表了注入量的大小。 该工艺采用放射性核素释放器携带放射性核素载体在预定的井深位置释放,载体与井筒内的注入水形成 活 化 悬 浮 液 ,油层吸水时也 吸收 活 化 悬浮 液 。而 放射性载体滤积在井壁 地层表面。此时所 测的伽马曲线与释放核素前的自 然 伽马曲线对比 ,对应 吸水层中 二者 的幅 度差,即反 映 该地层的吸水状况。 2 三、吸水剖面测井资料解释方法 由于Q=△J/△I,即进入地层的水量Q 与滤积的放射性活度△J 成正比,测井曲线上反映即是吸水量与吸水层上的同位素伽马曲线与自然伽马曲线的包络面积成正比。图1 所示: 图1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载体法测井原理示意图 如1 图所示:图中1、2、3 三个层为注水层,深度校齐后,把自然伽马曲线与同位素曲线叠合,并使其在非目的层段重合,在三个注水层位分别求出这两条曲线的包络面积S1、S2、S3,则这三层的吸水量之比即为:S1∶S2∶S3。因此,只要求出各注水层的异常面积和各注水层总的异常面积,即可得到各注水层的相对吸水量: n βi=(Si /∑Si)×100% (1-2) n=1 式中βi为i 层相对吸水量;Si为i 层的异常面积。 层1、层2、层3 三个层的相对吸水量β1、β2、β3分别为: β1=S1/(S1+S2+S3)×100% (1-3) β2=S2/(S1+S2+S3)×100% (1-4) β3=S3/(S1+S2+S3)×100% (1-5) 假设该井日注量为Q,则计算分层绝对日吸水量Qi为: Qi=Q×βi (1-6) 管 柱 地 层 地 层 包络面积 1 2 3 S1 S2 S3 Q h1 h2 h3 3 若层1、层2、层3 三个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