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逻辑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命题 一、什么是命题 命题是一个非真即假(不可兼)的陈述句。有两层意思,首先命题是一个陈述句,而命令句、疑问句和感叹句都不是命题。其次是说这个陈述句所表达的内容可决定是真还是假,而且不是真的就是假的,不能不真又不假,也不能又真又假。凡与事实相符的陈述句为真语句,而与事实不符的陈述句为假语句。这就是说,一个命题具有两种可能的取值(又称真值)为真或为假,又只能取其一。通常用大写字母T 表示真值为真,用F 表示真值为假,有时也可分别用 1 和 0 表示它们。因为只有两种取值,所以这样的命题逻辑称为二值逻辑。 我们把以这种非真必假的命题作为研究对象的逻辑称为古典逻辑,但也有人反对关于命题的这种观点,认为存在既不真也不假的命题,例如:直觉主义逻辑、多值逻辑等。 举例 举例说明命题概念: 1. "雪是白的"。是一个陈述句,可决定真值,显然其真值为真,或说为T,所以是一个命题。 2. "雪是黑的"。是一个陈述句,可决定真值,显然其真值为假,或说为F,所以是一个命题。 3. "好大的雪啊!"不是陈述句,不是命题。 4. "一个偶数可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哥德巴赫猜想)。是命题,或为真或为假,只不过当今尚不知其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5. "1+101=110"。这是一个数学表达式,相当于一个陈述句,可以叙述为"1 加 101 等 110",这个句子所表达的内容在十进制范围中真值为假,而在二进制范围中真值为真。可见这个命题的真值还与所讨论问题的范围有关。 举例 举例:下列句子都是命题 ( 1) 8 小于12。 ( 2) 8 大于12。 ( 3) 21 世纪末,人类将住在月球。 ( 4)任何一个大于5 的偶数可表成两个素数的和。 ( 1)显然为命题,它陈述了一个事实。(2)表示了一个错误的判断,故为假,又是一个陈述句,故为命题。(3)也是命题,虽然现在还不知道真假,但到21 世纪末,就能知其真假,故它是不为真必为假的一个陈述句,即为命题。(4)是不知真假的一个陈述句,但"不知"不等于"不存在",这句话要么为真,要么为假,只是不知道而已,故也为一个命题。 举例 举例:下列句子不是命题。 ( 1) 8 大于12 吗? ( 2)请勿吸烟。 ( 3) X 大于Y。 ( 4)本页这一行的这句话是假话。 ( 1)是一个疑问句,不是陈述句。(2)是一个祈使句。(3)是一个不能确定其真假的句子,它可能为真,也可能为假,从而不为命题。在判断一个语句是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