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哮 病 ( 支 气 管 哮 喘 ) 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发作期(病期诊断中属急性发作期和部分慢性持续期患者) 1.风哮:时发时止,发时喉中哮鸣有声,反复发作,止时又如常人,发病前多有鼻痒、咽痒、喷嚏、咳嗽等症。舌淡苔白。 2.寒哮:喉中哮鸣如水鸡声,呼吸急促,喘憋气逆,痰多、色白多泡沫,易咯,口不渴或渴喜热饮,恶寒,天冷或受寒易发。肢冷,面色青晦。舌苔白滑。 3.热哮:喉中痰鸣如吼,咯痰黄稠,胸闷,气喘息粗,甚则鼻翼煽动,烦躁不安,发热口渴,或咳吐脓血腥臭痰,胸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 4.虚哮:喉中哮鸣如鼾,声低,气短息促,动则喘甚,发作频繁,甚至持续喘哮,咳痰无力。舌质淡或偏红,或紫暗。 (二)缓解期(病期诊断中属缓解期和部分慢性持续期患者) 1.肺脾气虚证:气短声低,喉中时有轻度哮鸣,痰多质稀,色白,自汗,怕风,常易感冒,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舌质淡,苔白。 2.肺肾两虚证:气短息促,动则为甚,吸气不利,咳痰质黏起沫,脑转耳鸣,腰膝酸软 ,心 慌 ,不耐 劳 累 ,或五 心 烦热,颧 红,口干 ,舌质红,少苔,脉 细 数 ; 或畏寒肢冷,面色苍 白,舌苔淡白,质胖 。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喘息哮鸣 1.观 察 呼吸频率 、节 律 、深 浅 ,发作持续时间 ,发现 异 常应 及 时报 告 医 师 。 2.取 适 宜 体 位 ,可 高 枕 卧 位 、半 卧 位 或端 坐 位 。 3.遵 医 嘱 耳穴 贴 压 ,取 平 喘、肺、肾上 腺 、交 感等穴 。 4.遵 医 嘱 穴 位 按 摩 ,取 中府 、云 门 、孔 最 、膻 中等穴 。 5.遵 医 嘱 拔 火 罐 ,取 肺俞 、膏 肓 、定 喘等穴 。 6.遵 医 嘱 穴 位 贴 敷 ,取 肺俞 、天突 、天枢 、定 喘等穴 ,三 伏 贴 效 果 尤 甚。 7.遵 医 嘱 中药 泡洗 。 2 8.遵医嘱中药离子导入。 (二)咳嗽咳痰 1.观察咳嗽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规律以及咳痰的量、颜色、性状。 2.咳嗽胸闷者取半坐卧位。 3.持续性咳嗽时,可频饮温开水。 4.做深呼吸训练,采用有效咳嗽、翻身拍背、胸背部叩击或使用设备进行排痰等方法。 5.保持口腔清洁。 6.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肺、气管、神门、皮质下、大肠等穴。 7.遵医嘱拔火罐,取肺俞、膏盲、定喘、脾俞、肾俞等穴。 8.遵医嘱穴位贴敷,取肺俞、膏盲、定喘、天突等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