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业内已有的公摊率共识: 7层以下多层住宅公摊率为7—12%, 7—11层住宅公摊率为10—16%; 12—18层住宅公摊率为14—20%; 18—33层住宅公摊率为16—24%; 独立别墅公摊率为1—5%, 联排、叠加别墅公摊率为1—8%。 虽然国家在一般住宅的公摊系数上没有规定上限,但通常不会超过 0.3。 ------------------------------------------------------------------ 提醒:合同里最好标明公摊范围 建议消费者,在签订购房合同前,务必弄清以下内容:设计的套内面积是多少?公 共设施有些什么?共有建筑面积有多大?最好将这些数据写在购房合同中,合同中没有的,可以通过与销售方签订补充协议的方式来解决。 建议消费者,在签订购房合同前,务必弄清以下内容, 例如:设计的套内面积是多少? 公共设施有些什么,公摊面积是多少? 实际得房率是多少? 最好是将这些数据写在购房合同中,合同中没有的,可以通过与销售方签订补充协议的方式解决。 --------------------------------------------------------------------- 公摊面积简易计算有口诀 测绘部门编写有房产建筑面积计算的记忆口诀,作为一个参照标准,对消费者购房有所帮助。 口诀为:外墙隔墙量中线,套内墙体全计算;阳台区分封闭否,封闭全算未封半。 量具离地一米二,阳台应测底平面;本楼共用本楼算,多楼使用不能摊。 ================================================================== 按照购房合同第八条的规定,购房者在面积发生变化后有两种选择。 第一种是合同中对面积变化没有约定。如果开发商交房时,房子总建筑面积与合同面积的误差不超过 3%,可以采取多退少补的方式。误差超过 3%,多出的面积由开发商无偿赠送,少出的面积,由开发商负责赔偿,业主同时可以选择退房。这种方式对购房者较为有利。 第二种方式是根据合同约定“据实结算,多退少补”。如果选择这种方式,到交房时,误差超过 3%,都由买房人承担。 2 / 6 房产证上标明的建筑面积由套内建筑面积(包括套内使用面积和套内墙体面积)和公摊建筑面积两部分构成。套内建筑面积除未封闭阳台按底板水平投影面积一半计算外均按墙、玻璃等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分隔墙按水平投影面积一半计算)。由于套内建筑面积对于校真的购房者很容易测量出来,因此少数不良开发商很少在套内面积上做手脚。而公摊面积就不同了,范围大,项目多购房者并一一了解。因此为少数不良开发商不当得利提供了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