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教 案 盂县一中 陈永斌 三维目标: 1、整体把握,理清结构。 2、品味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 3、学习象征手法,把握文章的主题。 4、联系现实,探究作者因爱绿而囚绿的做法。 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理清结构。 2、品味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绿”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 1、点拨法 2、探究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我们常说“文如其人”。也许今天我们所要学的课文和它的作者是最配用“文如其人”来评价。听听几位评论家的话语,你就知道为什么了。 刘长春说:“陆蠡之文,一如陆蠡之人;陆蠡之人,亦如陆蠡之文。” 李健吾说:“陆蠡的成就得力于他璞玉般的心灵。” 巴金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曲,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 今天就让我们用一双慧眼,去发现陆蠡心中的那一抹绿色。 二、整体把握,理清结构 师:从文章的题目入手,它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你的心中又会萌生出怎样的问题? 明确:(由学生自主回答) 1、信息:“囚绿”就是把绿色囚禁起来。“记”说明这是一篇叙事性散文。 2、提出问题: (1)文章中的“绿”具体指的是什么? (2)作者为什么要“囚绿”? (3)囚绿的结果怎样? 师:带着这些问题,迅速默读全文。全文1600 余字,默读时间4 分钟左右。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好 记性不如 烂 笔头 ”。请 在 阅 读过 程 中拿 起你的笔,养 成圈 点 勾 画 、多做 标 记的好 习 惯 。现在 开 始 默读。 参 考 答案 :(由学生自主完成) 具体指作者寓 所 窗 口 的常 春 藤 ; 因爱 绿而 囚绿; 结果不仅放了绿而且怀念绿。 师:根据上面问题的答案,理清文章的结构。 文章结构:(由师生合作完成) (1)爱绿(1~7 段)。为下文“囚绿”说明了原因。 (2)囚绿(8~12 段)。这五段是文章的主体,与文章标题呼应。以“爱之深”为主线,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 (3)放绿、怀绿(13~14 段)。这两段点出了文章的写作背景,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师(总结):“囚绿”是全文的主体,理解了囚绿的前因后果,就理清了全文的结构内容,也就明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 三、 自主、合作探究 对照上面的文章结构分析,引出下列问题。 1、作者为什么喜欢绿?请迅速浏览 1~7 段,找出表达作者爱绿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