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医疗机构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指南(试行) 为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依据原卫生部发布《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和《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建立医疗机构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的通知》(川卫办发〔2016〕16 号),将中药注射剂纳入专项点评范畴。 四川省药事管理质量控制中心制定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指南,促进中药注射剂专项点评工作规范、有效开展,有利于促进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使用。 一、概述 在 2008 年卫生部发布的《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基本原则》指出,使用中药注射剂时应做到:1. 选用品种严格掌握适应症,合理选择给药途径;2. 辨证施药,严格掌握功能主治;3. 严格掌握用法用量及疗程;4. 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5. 用药前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慎用;6. 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患者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慎重使用,加强监测; 在实际临床治疗过程中,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存在着:1. 超适应症用药、未辨证用药;2.给药途径选择错误;3.剂量选择不当,过量使用; 4. 溶媒选择及用量不适宜;5.用药疗程过长;6.治疗目的相同的药物联合使用等问题。 二、临床使用指南 根据《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建立医疗机构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的通知》(川卫办发〔2016〕16 号),四川省重点监控药品目录(首批)中药注射剂包括:注射用血栓通(冻干)、舒血宁(银杏叶)注射液、注射用血塞通(冻干)、参麦注射液、天麻素注射液、参附注射液、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艾迪注射液、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红花注射液。以下药品使用说明仅供参考,按医院实际使用的药品说明书为准。 1 .注射用血栓通(冻干) 成分:三七总皂苷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通脉活络。用于瘀血阻络,中风偏瘫,胸痹心痛及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症。 用法用量:临用前用注射用水或氯化钠注射液适量使溶解。 静脉注射:一次 150m g,用氯化钠注射液 30~40m l 稀释。一日 1~2 次。 静脉滴注:一次250~500m g,用5%或10%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250~500m l 稀释。一日1 次。 肌内注射:一次150m g,用注射用水稀释至40m g/m l。一日1~2 次。 理疗:一次100m g,加入注射用水3m l,从负极导入。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连续给药不得超过15 天,停药1~3 天后可进行第二疗程;头面部发红、潮红,轻微头胀痛是本品用药时常见反应;偶有轻微皮疹出现,尚可继续用药;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