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 人教部编版1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 人教部编版1_第1页
1/9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 人教部编版1_第2页
2/9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 人教部编版1_第3页
3/9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王戎不取道旁李人教(部编版)25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目标:1.理解小古文的意思。2.熟练朗读全文,背诵全文。3.通过讨论等体会王戎善于观察、缜密思考的品质。教学重点:理解全文,背诵全文。教学难点: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他们智慧及美德。教学方法:讲解法、表演法。教具学具: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吃过李子吗?李子的味道怎么样?你吃的李子应该是甜的,可有的人吃的李子却是苦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走进今天的小古文《王戎不取道旁李》,看看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吧!2.王戎简介。.初读——读准确,读出节奏。1.先听老师读一遍,请你听清每个字的读音。自由读,看看有没有不认识的字,试试能否读正确。2.检查几个字词的朗读:王戎尝诸小儿多子折枝竞走取之信然3.读小古文不仅要读好,更重要的是能读出节奏。4.教师出示划分好节奏的文章,学生练读。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5.齐读。6•抽测重点词的理解:① 王戎:西晋琅琊(今属山东)人,自幼聪明过人,为“竹林七贤”之一,官至尚书令,司徒。② 尝:曾经。③李:李子。④曰:说⑤诸:众,一些,这些,许多。⑥ 游:玩耍。⑦子:果实。⑧折枝:压弯了树枝。⑨ 竞走:争着跑过去。竞:争逐。走:跑。⑩唯:只有。⑪信然:的确如此。7•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你知道为什么李子是苦的了么?原来答案就在这样的一句话里——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这句话非常有意思,讲的很有道理。长在路边的李树上有很多李子,如果李子好吃,早就被别人摘光了。之所以没有被摘光,那李子肯定是苦的。而说出这样话,拥有这样的观察力的人,竟是一个七岁的孩子!三.精读——读明白,读出韵味。1.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这样的话呢?让我们再次深入走进课文。要想读懂小古文,老师送给你一个法宝——想象力。这节课,请放飞你的想象力,让小古文丰富起来。2.师出示第一句,指名读。这句话中有不理解的词语吗?(预设:小儿——小伙伴诸——多尝——曾经)“尝”可不是常常的常,出示字典中“尝”的解释,让孩子选择,说说为什么。(方法:用字典,联系上下文,借助课后注释)请同学们连起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过渡:是哇,那王戎那天和诸小儿玩了什么呢?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尝试着说一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 人教部编版1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