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奶奶讲她的故事小时候,我最喜欢坐在自家门前的小凳子上,听奶奶讲她自己亲身经历的那些小故事。至今,我那亲爱的奶奶虽然已经离我们而去整整二十年,但是奶奶给我讲的那些故事却时时萦绕在我的耳边,它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一颗爱党的种子。说来也怪,奶奶虽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从来没有上过一天学的她,却通情达理,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说来也许你不会相信,但是这的的确确是真实的,我一生中,最早会唱的歌竟然是我那目不识丁的奶奶教给我的这首全中国人民耳熟能详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在当时,我年纪尚幼,还没有进学堂,所以我虽然会唱这首歌,但是也并没有完全懂得它的意思,只是觉得会唱了一首歌后心情非常高兴,仅此而已。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也走进了学校,渐渐地我才对从小就会唱的这首歌有了越来越深的理解,并且也才算真正真地了解了奶奶为什么那么爱唱这首歌,奶奶为什么经常给我们讲那些尘封已久的故事了。故事还得从头说起,听奶奶说,旧社会爷爷奶奶家非常贫穷,用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来形容也真是一点不为过,虽然是生活在农村,但是他们连最起码的生活保障—一点土地都没有,常常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饥一顿饱一顿的,那日子简直就是度日如年啊!要活下去就必须给地主家打工,于是爷爷和奶奶一起到了地主家做起长工来。年幼的爸爸也只有跟着爷爷奶奶到地主家去,爷爷主要负责干体力活,诸如砍柴、犁地、挑水等等,奶奶就做些平常的家务活,他们一家三口就这样寄居在地主家里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用奶奶的话说就是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他们吃的是地主家吃剩的饭菜,穿的是地主家丢弃的衣裤。稍微不慎就会挨地主家的责骂甚至鞭打。幸好我的爸爸从小头脑灵活,精明过人,地主一家看重了他,便和爷爷奶奶作交易将爸爸送到私塾读书,将来做他们的女婿。无奈的爷爷奶奶虽说非常愿意让爸爸去读书,但是要让爸爸去娶地主家的女儿(那个姑娘足足比爸爸大五岁呢)他们却非常不乐意,可是那种时候还讲什么条件呢?于是不谙世事的爸爸背起奶奶亲手为他缝制的小书包高高兴兴地上学堂了,他根本不知道这进学堂是用他的终身大事—婚姻来做抵押的呀!爸爸在私塾里用功读书,各门功课学得不错,所以读了几年书后,也就做起了私塾的老师(那时人才紧缺,能识几个字的人已经算是人才了)。逐渐长大的爸爸慢慢地也知道了父母为了自己的前途所作的这件事,他抗争过、辩驳过,但是终究是父母也是为了他的前途着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