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持绿型”小麦开花后旗叶的生化、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讨论的开题报告一、讨论背景和意义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光合作用的效率对于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加剧,农业生产遭受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开发新的耐污染品种,提高小麦的抗逆性,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持绿型”小麦是指在生命周期中旗叶持续保持绿色,与传统的小麦在开花后旗叶凋零不同。讨论表明,“持绿型”小麦的光合速率比传统小麦快 2 倍以上,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也较传统变异系的小麦高。因此,讨论“持绿型”小麦的生化、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对于了解其高效光合作用机制,推广该品种的种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讨论目的和方法1. 目的:(1)讨论“持绿型”小麦开花后旗叶的生化特性;(2)讨论“持绿型”小麦开花后旗叶的光合特性;(3)讨论“持绿型”小麦开花后旗叶的叶绿素荧光特性。2. 方法:(1)采集“持绿型”小麦开花后旗叶样品,进行总蛋白、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相关生化指标的测定,以探究“持绿型”小麦对逆境的响应机制;(2)采纳植物测定系统(LI-COR 6400)测定“持绿型”小麦开花后旗叶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等光合特性指标;(3)利用荧光成像系统(Imaging-PAM)讨论“持绿型”小麦开花后旗叶的叶绿素荧光特性,包括 PSII 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II 有效光化学效率(ΦPSII)、非光化学猝灭(NPQ)和电子传递速率(ETR)等。三、讨论内容和预期结果1. 讨论内容: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对“持绿型”小麦开花后旗叶的生化特性进行测定,讨论其对逆境的响应机制;(2)讨论“持绿型”小麦开花后旗叶的光合特性,探究其高效光合作用的机制;(3)讨论“持绿型”小麦开花后旗叶的叶绿素荧光特性,分析其光合作用效率的变化。2. 预期结果:(1)讨论“持绿型”小麦开花后旗叶的生化特性,探究其对于逆境的响应机制,阐明其抗逆性的形成机理;(2)讨论“持绿型”小麦开花后旗叶的光合特性,深化了解其高效光合作用的机制;(3)讨论“持绿型”小麦开花后旗叶的叶绿素荧光特性,揭示其光合作用效率的变化机理,为推广该品种提供理论基础。四、讨论进度安排1. 第一季度:收集“持绿型”小麦开花后旗叶样品,开展生化特性测定;2. 第二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