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概述】三七又名滇漆、田三七。为珍贵药材之一。应用历史较久,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效。疗效显著,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三七 Panaznotoginseng(Burk)F.H.chen 的根。主产云南、广西地区。均为栽培。【生长环境】三七多栽培于海拔 800〜1500 米,气候冷凉,年温差幅度小,年相对湿度较大的半山区的缓坡地,土壤以红壤或棕红壤、含有机质丰富者为佳。生长周期长,休眠期短,一般生长 3 年以上收获。【种植技术】1、选地整地:三七适宜生长于温暖地带,因其抗湿能力弱,应选择排水良好的斜坡地(坡度 20°C〜30°C)。种三七的土壤最好是肥黑疏松或带沙质的黑土,次为灰土,黏性较大的则不宜种植。一般经验,生长在沙质壤土的三七头比生长在沙质砾壤土的为大,但生长在沙质壤土的植株死亡则较多。根据经验,一年中最适宜三七生长的天气为农历 7〜8 月,最怕是大小暑期间的天气,植株很易死亡。这主要是因气温高,时有雨天,土温剧变影响根部,致落叶枯死。天气干旱对三七生长有利;下雨过多,更会影响其生长;但晴了 10 天左右,又下几天雨,对三七生长没有多大影响。整地在农历 10〜11 月(有的夏末进行)间即开始犁耙,并做好土壤消毒(取草皮或茅根等铺于畦面上,引火燃烧,以除病虫害),故施用石灰粉 50 千克/667 平方米。犁耙后作畦,畦宽 100〜115 厘米,畦长视地形而定,畦高约 33 厘米,畦面呈弓形。结合整地施足底肥,常用厩肥,草木灰、火土、绿肥等。施用做到“熟、细、匀、足”。其中火土 3000〜3500 千克,钙、镁、磷肥共 50 千克,油枯 25〜50 千克。播种前 15〜30 天,对基肥和畦土进行消毒,每 667 平方米用甲醛(福尔马林)1 千克加水稀释喷洒,经过消毒的基肥撒于畦土,浅翻畦土,使肥料和表土充分混合。如果土壤干燥,应先浇水。2、采种育苗:于农历 11〜12 月间采种时,选择 3〜4 年无病虫害的植株种子,最好在阴天随采随播。如将种子收回,只宜阴干,不宜在阳光下暴晒。收回种子,最多不超过 15 天,否则发芽率低。将采得的种子一粒一粒插入整好畦面的土中,插种宜浅,以深 1〜1.5 厘米为宜,采用横行播种行距 5〜7 厘米,然后用稻草盖于畦面,以盖满不见土为宜。第 2 年 2〜3 月间可发芽。3、移栽:播种后 1 周年便可移栽。移栽时最好一面取苗一面种。取苗时,勿伤其根。去其基叶,如种不完,保护好在 1〜2 天内继续栽种。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