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中国近代城市规划中的传统思想讨论中国近代城市规划中的传统思想讨论 摘 要:目前,我国规划界开始对近、现代城市规划“传统”进行再思考(批判),其实一些相关的反思国外从 60 年代就开始了,例如“科学与人文的局限”、“模型规划与大尺度模型的障碍”等。现代城市规划是不是“设计-工程传统”,持肯定的学者认为早期规划实践把建筑师的形式美学的平面设计观念以及工程师在市政设计时的思路和分析方法应用于城市,即使受系统工程的影响,规划已从简单的“蓝图式设计”向“过程控制”转变,却始终没有改变以工程技术为主导的(科学)思维传统。 关键词:城市 规划 传统 一、引言 “中国古代文明中许多哲理可供历尽痛苦的美国城市借鉴,而美国城市进展中的教训也可以为中国的城市进展提供警示,”这是中美城市沟通的出发点,我认为这其中城市规划理念的对比研讨十分必要,特别是从全人类利益的高度,迎接 21 世纪到来,共创新世纪的世界新文化,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中国有长期的城市进展史,反映了它的悠久文化。我认为历史的经验,在诸多方面总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也总有某些方面符合进展规律,有很强的生命力,有一定的科学性。中国古代城市的进展,虽然不断地有所演变,但又具有一贯的传统特色。据考古发掘,早在夏代(公元前 3000 年)就有城市,有“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之说;从住宅建设到城市建设很早形成一定的模式。《周礼》考工记(公元前 2700 年)就记述了:“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而且把城市区分等级,如王国方九里,侯国方七里,公国方五里等等。而且当时已积累了营造城市的不少经验,春秋战国时,吴大夫伍子胥就“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科学地选定了姑苏城址,至今 2500 年仍未变动。以上讲的是关于封建时代城市建设的一些理念。在我国唐长安、洛阳、宋开封,以至明清北京城的规划建设中都可见其脉络。其中突出的一点,就是古代中国从一幢房子到一个城市,受礼制的影响很大。大体上,从春秋战国以后,孔子学说,加上后来佛道等宗教思想,逐渐融合成一套相当系统、完整的哲学思想体系,它既有统一的特色,又有诸子百家和多民族的相互影响,同时存在着多元的思想体系,所以,统一性和多样性并存,而统一性更强。所谓中华文化的哲学思想(或思想理念),逐渐成为东方文化的一大支柱,影响相当深远。 二、古代中国的传统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