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课前自主梳理开心自主预习,轻松搞定基础。1.拼音小关卡。看拼音,写词语。肖邦离开祖国的那几天,华沙bàofā()了反抗沙俄的起义,当他听到起义失败的消息后,悲愤欲绝,他把全部的精力都qīngzhù()在音乐创作中,完全没有了时间的gàiniàn(),导致fèijiéhé()病复发,客死异乡。2.词语梦工厂。读句子,想想加点词的意思,写出近义词。(1)1830年11月的一天,维斯瓦河上弥漫着薄薄的雾霭。()(2)他常常把自己关在幽暗的房间里。()(3)他们站在路边,咏唱着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4)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住姐姐路德维卡的手……()3.名人纪念馆。根据你对肖邦的了解和课文内容,完成填空。肖邦是(国籍)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他的创作以为主,还涉及各种舞曲、幻想曲、叙事曲。他的音乐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树一帜的浪漫抒情风格,被称为“”。他的作品主要有《》《》等。由于肖邦的音乐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体现出波兰人民热爱自由、渴望民族解放的强烈愿望,所以德国著名音乐评论家舒曼对肖邦的音乐评价极高,他说:“肖邦的作品是藏在花丛里的一尊大炮。”课堂快乐提升重难疑点,一网打尽。4.词语立交桥。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解释。(填序号)(1)疾:①疾病②疼痛③速度快④恨疾驰而去()积劳成疾()痛心疾首()疾恶如仇()(2)凌:①冰②侵犯③升,高出④迫近欺凌()凌晨()凌空而过()滴水成凌()(3)辞:①告别②不接受,请求离去③解雇辞职()辞别()与世长辞()辞退()(4)绝:①断②完全没有了③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④死;呼吸停止弹尽粮绝()悬崖绝壁()络绎不绝()悲愤欲绝()5.课文拷贝室。理解答题。(1)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满怀悲愤,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为什么说肖邦离开祖国是“不得不”?朗读时应用什么语调读?表达了肖邦怎样的感情?)(2)肖邦就是这样带着亡国之恨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了。当时他才39岁。(从“才”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双“眼睛”,我读出了;课文中跟这个题目互相照应的一句话是:。6.超级模仿秀。读句子,仿写。埃斯内尔紧紧握住肖邦的手说:“孩子,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啊!”肖邦的同学紧紧拉住肖邦的手说:“”7.肖邦请求姐姐在他死后将心脏带回祖国的原因是()①肖邦客死他乡,希望回到日思夜想的故乡,葬也要葬在家乡的土地上。②肖邦在巴黎的生活异常窘迫,生不能回到家乡,死了也要回到家乡。③肖邦身在异国他乡不忘亡国之恨,弥留之际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表达了他至死不忘祖国的强烈爱国情感。8.精彩展示厅。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1830年11月的一天,维斯瓦河上弥漫着薄薄(báobó)的雾霭。20岁的肖邦告别了自己的亲人,坐着马车离开了首都华沙。在城郊,马车突然被一大群人拦住,原来是肖邦的老师埃斯内尔和同学们来为他送行。他们站在路边,咏唱着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说:“孩子,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啊!”肖邦感动地点了点头。这时,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动的泪水溢满眼眶。他郑重地从老师手里接过盛(chéngshèng)满泥土的银杯,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心里默默地说:)然后登上马车,疾驰而去。(1)画去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2)这个片段写了、、等三个送别场景。老师赠送“盛满泥土的银杯”给肖邦的目的是。(3)“维斯瓦河上弥漫着薄薄的雾霭。”作者在文中借景抒情,表现了肖邦_____的心情。(4)埃斯内尔在《即使你远在他乡》中,可能会写:即使你远在他乡,;即使你远在他乡,。(5)展开合理想象,在文中横线上写出肖邦的内心独白。课后拓展冲浪源于教材、宽于教材、拓展探究显身手。9.名人纪念馆。写出下列音乐家的美称。肖邦——()李斯特——()贝多芬——()海顿——()莫扎特——()舒伯特——()10.美文欣赏屋。阅读短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