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第四单元课题 2 元素一. 教学内容元素二、考点清单1、理解元素的概念,会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2、认识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3、记住并会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符号。4、了解元素的涵义及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5、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讨论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的信息。三、全面突破知识点 1:元素一)元素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1、元素概念三要素: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②同一类原子③总称。2、元素的种类决定于原子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二)原子和元素的区别与联系:原子元素区别1. 粒子(成员)2. 既讲种类,又讲个数3. 从微观角度描述分子的构成或物质的构成1、粒子的总称(集体)2. 只讲种类,不讲个数3. 从宏观角度描述物质的组成联系元素的概念建立在原子的基础上,原子的核电荷数(即核内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相似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和原子的种类都不会改变☆描述物质:(1)宏观组成(2)微观构成以“水 H2O”为例:宏观—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微观—①物质由微粒直接构成:水由水分子直接构成② 分子由原子构成:水分子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③ 一个水分子由 2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水分子共由 3 个原子构成)☆从原子的角度认识单质、化合物、氧化物单质:(1)宏观: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2)微观:由一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或原子化合物:(1)宏观: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2)微观: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一种分子氧化物:(1)宏观: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2)微观:由两种原子构成,其中一种是氧原子的一种分子三)原子、分子、元素、物质间的联系四)元素之最:1、地壳中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质量分数):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非金属元素)是氧,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2、生物细胞中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氧、碳、氢、氮。3、大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典型例题】例 1:对于“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 属不同种元素C. 是同一种原子 D. 上述说法都不全面【解析】粒子是比原子的范畴更大的概念,粒子可以是分子或原子,也可以是今后将要学到的离子或原子团,两种粒子是否属于同种元素,必须都是单核(一个原子核)粒子时才能根据质子数来推断;A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