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进展第一讲农业的区位选择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农业区位的两层含义(1)绝对区位: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2)相对区位: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2.农业区位因素及变化特点主要方面变化特点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运输、政策、科技等变化较快二、农业地域的形成1.基本概念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进展阶段,在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2.形成原因: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3.实质: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进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4.共同特征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进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5.典型案例——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1)分布:国土的东南部和西南部。(2)特点:耕作业和畜牧业相结合。(3)区位:地势平坦开阔,灌溉条件好,气候暖湿,土地肥沃,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三、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有利影响假如能保持合理的强度,土地资源可以为人类持续利用。2.不利影响一、知识联系串一串二、核心问题想一想1.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2.如何合理地进行农业区位选择?3.农业地域的形成条件有哪些?以考纲为纲 1.农业区位因素; 2.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真题为范[考题精妙][典例](2024·海南高考)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近年来,阿拉善高原(位置如图所示)采纳滴灌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早熟的棉花品种,并引种彩色棉和有机棉。据此完成(1)~(3)题。(1)导致该地种植早熟棉花品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热量 B.土壤D.水分(2)该地引种彩色棉、有机棉,主要是为了( )B.改善生态环境D.增强产品竞争力(3)该地进展棉花种植业面临一些问题。其中,机械化作业可缓解的问题是( )B.劳动力缺乏D.土地多盐碱[解析]第(1)题,土壤、光照、水分虽然也是影响棉花种植的自然因素,但影响不到早熟。只有该地夏季热量比其他棉花种植区充足,才会提前收获,因此只有 A 项正确。第(2)题,无论什么品种的棉花都需要运输;种植都会消耗水源,对生态环境不利;市场上对新品种(彩色棉和有机棉)需求量大,因此只有 D 项符合题意。第(3)题,阿拉善位于内蒙古西部,地广人稀,机械化作业可缓解劳动力缺乏问题,B 正确。[答案](1)A (2)D (3)B[命题出发点] 阿拉善高原的棉花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