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高频考点强化练高频考点罗斯福新政、“福利国家”制度、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等是考查的重点1.(2024·福建高考)图一、二、三是有关美国 1929~1933 年经济大危机的漫画,对此解读不符合当时社会状况的是( )图一图二图三A.生产严重过剩B.通货膨胀严重,百姓无力购买商品C.失业加剧贫困,社会购买力下降D.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答案 B解析 A 项正确,图三的信息充分体现了当时生产出现了严重的相对过剩;B 项错误,题目图片并没有包含这方面的信息;C 项正确,图二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美国的失业加剧导致贫富差距严重;D 项正确,图一说明经济危机的发生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只有 B 项错误,符合题目要求。2.罗斯福新政实施后,有人说美国的经济中心已经从华尔街转到华盛顿,其含义是指( )A.金融巨头在危机中破产B.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加强C.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D.私人经济受到限制答案 B解析从原来的自由放任到国家干预经济的加强。3.2011 年 11 月 30 日,英国逾 200 万公务员进行“世纪大罢工”,以抗议政府进一步提高养老金保障门槛的计划,由此引发了人们对西方“福利国家”制度的再思考。下列有关西方“福利国家”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增加了企业和国家的负担B.福利范围仅是社会低收入人群C.实施前提是全面实行国有化政策D.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答案 A解析“福利国家”的实质是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但是,“福利国家”制度也有许多弊端,如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故 A 项表述正确,符合题意。福利范围并非仅是社会低收入人群,排除 B 项;C、D 两项与史实不符。4.下面为苏俄 1917~1919 年粮食征购量表,该现象( )1917 年1918 年1919 年7340 万普特10790 万普特21250 万普特B.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C.体现了农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D.体现了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答案 B解析从表格中“粮食征购量”不断上升等信息可知,粮食集中到国家手中,这有利于取得战争的胜利。“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效率”“生活水平”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A、C、D 三项。5.“耐泼曼”是 20 世纪初期出现在苏俄的一个新现象,它指“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的农民和新商人”。这一现象( )A.推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