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程标准】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2. 分析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寻求解决途径。二、过程与方法1. 自主学习,主动探究。2. 通过读图分析学会判断主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的方法。3. 对自己身边的环境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培养分析问题的方法。4.运用相关材料,从自然和人文两个角度归纳某一环境问题的成因。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运用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方法,感悟人地关系,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公民意识。【教学重点】1. 环境问题的概念与分类。2.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学难点】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2/8【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972 年 6 月,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大会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决定成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这次会议标志着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觉醒,也是人类第一次在全球范围内携手面对环境问题的挑战。你了解这次大会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吗?为什么大会议题引发了全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教师课件补充本次大会的图片及相关素材,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后进入新课学习。推进新课: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师:当今人类面临许多环境问题,什么是环境问题?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思考:1.什么是环境问题?2.哪些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生(自主探究后回答)问题 1:环境问题就是由于人类对环境采取了不恰当、不友好的态度和做法所导致的结果。问题 2:资源和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教师引导学生读教材图 5.2,归纳总结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师生共同总结归纳:1.对人类社会而言,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一方面维系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又深刻地影响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2.在正常情况下,对于人类合理和适度的索取,自然环境具有一定的恢复3/8能力。但是,当人类向环境的索取超过环境承受能力时,就会出现自然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等问题。对于人类排放的废弃物,自然环境也具有一定的容纳、分解和清除等作用。但是,如果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就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产生环境污染等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读图思考:1.图中所示的环境污染可能有哪些?2.你周围有哪些环境污染?造成污染的原因是什么?【活动探究】认识过度垦荒带来的环境影响。人类对环境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行为,就会得到环境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