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运动处方的制定与实施运动处方是 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生理学家卡波维奇提出的。进入 20 世纪 60 年代,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例如,对冠心病康复训练),运动处方开始受到重视。1969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开始使用运动处方术语,从而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所谓运动处方是对从事体育锻炼者或康复患者,根据医学检查资料(包括运动试验和体力测验),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用处方的形式规定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运动频率,提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运动处方是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和科学地锻炼或者进行康复活动的一种方法。1 合理良好的运动处方可以有效增进身体健康。其一,可以预防疾病,例如由肥胖引发的高血脂、冠心病等;其二,可以有效改善身体状态,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2 采用合理良好的运动处方,坚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锻炼可以有效地提高身体素质水平,例如提高力量、速度、耐力水平,进而提高锻炼者的综合运动能力。3 运动处方最初是为康复医疗服务的,因此在康复医疗过程中,科学合理制定并实施运动处方能最大程度的减少意外伤害事故,大大提高康复治疗的安全性。第一节体能锻炼处方的基本要素一运动处方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目前运动处方的应用主要可分为 4 大类。表 1 运动处方类型及其特点运动处方类型特点预防健身类此类运动处方适合大部分人群,通过持之以恒的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预防疾病为主要目的的处方。竞技运动类以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和专项竞技水平为目的的处方。此类运动处方特别适合于希望努力提高自己的运动成绩的广大青少年。竞技运动列运动处方具有运动负荷相对较大的特点,需要特别注重锻炼后的恢复活动。医疗康复类用于康复患者以及残障人士治疗疾病、康复机体为目的的处方。此类运动处方更加注重康复锻炼过程的安全性,同时注重康复锻炼的有效性。康复医疗类运动处方其练习手段以及练习方法具有鲜明的个性化,个体针对性更强。塑身健美类以健美形体为目的的运动处方,适合于为健美身材而持续锻炼的人群。以塑身为目的的运动处方具有练习时间较长,体能消耗较大的特点,更需要练习者有坚韧的意志力,同时要配合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食、起居等。随着运动处方研究与应用的逐步深入和完善,发展趋势在广度上,趋向多学科综合性的应用与推广;在深度上,趋向多学科交互渗透,对运动处方各要素(运动种类、强度、时间、频率、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