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调研报告1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调研报告1_第1页
1/4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调研报告1_第2页
2/4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调研报告1_第3页
3/4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调研报告 1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调研报告 ——慈城调研 慈城镇位于 XX 市 XX 县区西北部,距市中心 14 公里,慈城史称勾、勾余、勾章,自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 738 年)始至1954 年,历 1200 多年皆为慈溪县治。千年的历史为慈城沉积了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保存了完整的传统生活结构方式,保留下来的传统建筑中不但有大量的民居建筑。体验日记: 清早,我们调研小组来到慈城。千年古城慈城,处处弥漫着古朴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它是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和 XX 市唯一的省级古建筑群保护区,是江南最具唐代街区风貌的千年古镇。建城于二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时期,为越王勾践筑,城址在慈城西南王家坝,是江南地区唯一保存得较为完整的 XX 县区城。 慈城 XX 县区城的文化价值,不仅在于悠久的人文历史,而且表现在钟灵毓秀的独特风貌。全城山水相映成趣,其中五磊山、太宗山等山脉丘陵构成“九龙戏珠、四灵围合”的朴素形态,姚江、城河等江河湖溪造就“四水归堂”的水系格局,XX县区穹隆起顶,街衢坤龟成形,生态环境秀丽清幽,凝聚了古人追求“天人合 一、人杰地灵”居住环境的美好愿望。 (一)总体布局: 慈城地理形式和山水格局颇为符合“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城址选择原则。慈城地形历来为阴阳家所激赏,其地势“凭高原,面广野,九岭腾骤,二江吞吐,东据鹏鹤之浦,北枕黄牛之山”。从阚山山顶极目四眺,城北群山连绵,山势高平如屏风横立,东山如龙旋延至南,西山如虎,雄居城西,南则平野十里,慈、姚两江襟绕其前,极目南望,XX 县区治——城山渡清晰可见,河姆渡前隐青山,四明山遥列西南,双顶山、赭山几立平野,狮子山与清道山遥相唿应;城北为慈湖,是唐代开元间房琯所开,与东钱湖、月湖合称为明州三湖,风景清幽。沿湖四周,旧时多有亭轩阁楼,县志载亭有名者十余个,今存师古亭。湖中一堤,堤分湖东西两半,彩虹桥在堤上,与师古亭交相辉映,是为慈城依据传统风水说与天人合一之思维模式的体现。 古城规划特色,即路网格局,水系与路网共同形成双棋盘格局。以孔庙、冯俞宅、甲第世家、师古亭等古建筑为标志,古城内留存学宫书院、祠堂牌坊、官 宅和各式民宅,文物古迹众多,历史遗迹丰厚。在约 2 平方公里的区域内,该县拥有约 60 万平方米传统建筑。 (二)单体建筑 庙宇。我们小组首先来到孔庙。孔庙中轴线上由南向北分别为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梯云亭;两侧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调研报告1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