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大“科技下乡”支农服务团实践总结 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科技支农 服务团) xx 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赴 xxxx 科技支农服务团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在 xx 市 xx 区 xx 镇 xx 镇进行了以“科技支农”为方向、“青春写在大地上”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科技效应、人才效应,为生态 xx 的建设和新农村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现将团队实践的有关情况和活动成效总结如下: 一、活动概况 在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经过多次会议磋商,此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继续延续前两年社会实践的活动内容,发挥植物保护专业的优势,以“青春写在大地上”为主题,开展科技支农社会实践活动。同时,科技支农服务团队还得到当地政府和团委组织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受到农户的真诚欢迎,使学校、社会和学生形成共识与合力,保障活动更扎实有效地开展。 在为期一周多的实践过程中,xx 科技支农团队深入和凤镇,走向田间地头,调查了解当地主要水稻病虫害情况;走近农户生产生活,了解农民在生产实践中的困难;召开农民会,指导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对话省劳动模范,学习领会服务“三农”意识;同时,接受农户的咨询,力所能及地解答农民生产实际中的问题,并将有关疑问和知识盲点进行了记录,返校进行了咨询和整理。 为帮助当地农户深入了解作物生长中存在的病虫草害情况,活动还邀请了学院农药系苏建亚教授和植物病理学系范加勤副教授,分别就和凤镇水稻和蔬菜种植中常见的虫害与病害防治为当地企业代表、各村农业技术员、种粮大户进行了专题培训。学院与和凤镇达成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的协议,确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从而使本次科技支农活动又增添一份硕果。 二、活动形式及内容 1、对话当地种粮大户,实地了解水稻病虫害发生情况 队员们通过联系当地团组织,走访农户,适当下田,调查了解当地水稻生长情况,重点了解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手段、农药的种类、使用方法及其产生的环境问题。团队人员分工明确,各尽其职,下田调研,采集叶样,并拍摄记录;与农户交谈,分发水稻病虫害防治资料,并做好文字记录,实地了解水稻病虫害发生情况。 2、开展水稻、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讲座,实现信息与知识双向传输 活动期间,服务团更是请来 xx 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苏建亚教授和范加勤副教授,为和凤镇专业合作社社员、粮食蔬菜种植大户开展“水稻、蔬菜病虫害防治”专题培训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