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城市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取水B.过滤C.吸附D.消毒2.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闻气体的气味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氧气验满D.给试管放入块状药品3.鉴别O2、CO2、空气三种物质,正确的方法是()A.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B.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C.用燃着木条试验D.用观察颜色的方法4.下列有关“化学之最”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氧气B.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水C.周期表中的第一号元素是氢元素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铝5.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KMnO4)制取氧气,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是()A.+1B.+4C.+6D.+76.空气和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和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B.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气体有CO、CO2、SO2等C.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D.人类可用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所以我们应当爱护水资源7.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错误的是()A.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B.气体受压后体积变小﹣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减小C.阳光下湿衣服干的快﹣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快D.氧气助燃、氢气可燃﹣不同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8.下列化学符号与名称相符合的是()A.氧元素O2B.氯离子Cl﹣C.碳酸钠NaCO3D.金AU9.下列符号既可以表示一个原子,又可以表示一种元素,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A.NB.O2C.FeD.Mg2+10.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维生素C有防癌作用.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维生素C是由碳元素、氧元素、氢元素组成的B.每个维生素C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的C.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2D.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76二、填空(共17分)11.用化学符号填空:氧元素;2个氧原子;钠离子;红磷;(2)“汾酒”是山西特产,其中含有20%﹣50%的乙醇,乙醇也称酒精,化学式为C2H5OH,表示的意义有:①组成上:;②构成上:.12.如图是氧气性质的实验操作图,请回答:①图中实验操作错误的是(填A或B).②若更正实验后,重新实验操作,A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生成物的化学符号是;③B瓶中放少量水的目的是.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3.下面是部分元素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仔细观察、分析,然后回答问题:(1)上述粒子中,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阴离子的是;(2)属于稀有气体原子的是;(3)粒子④的化学符号为;(4)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的是.三、简答(共12分,每空1分,文字表达式2分)14.如图表示氢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水的化学反应微观粒子示意图,“”和“”分别表示氧原子和氢原子.(1)反应后方框内的物质属于(填序号).A、混合物B、纯净物(2)此过程中,参加反应的氢气与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3)写出符合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反应.(4)该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不能再分的微粒是.15.下图是同学们构建的氧气制法及性质的知识网络.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已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是常温下为液态化合物,且二者组成元素相同.C可供给呼吸,D为铁丝.请回答下列问题.(1)A物质是;(2)写出符合如图所示物质间相互关系的文字表达式:①B→C:;属于反应;②C﹣D:.四、实验与探究(本题共14分,每空1分,文字表达式2分)16.某化学小组就“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进行了探究,请回答.(1)实验时选用的药品是(填序号).A、木炭B、红磷C、铁丝(2)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3)该实验中药品要稍过量的目的:.(4)实验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5)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6)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偏低,可能的原因是(填序号).A、瓶中水的量不足B、装置气密性不好C、实验中弹簧夹没有夹紧.17.下列是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