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 小学阳光少年学生生源地乡镇、村(居) 或转出(转入)学校联系沟通机制(一): 教师与阳光少年家长联系制度 一、阳光少年帮扶制度 为促进阳光少年快乐、健康成长,经研究,我校决定开展“大手拉小手”爱心结缘活动,每一名教职工结队帮扶一两名阳光少年。为切实提高帮扶成效,特制定阳光少年登记制度: 1 、每名教职工要详细了解帮扶对象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深入家庭了解家庭经济、人口、阳光少年父母和第二监护人的详细资料。 2 、每周至少要和阳光少年谈心一次,了解阳光少年在学习、生活上是否有困难,并要积极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3 、帮扶人员要熟记自己帮扶的阳光少年家长、现监护人的联系电话,保证随时能联系帮扶对象的家人,每周要为阳光少年提供条件,和其父母通话一次。每月帮扶人员至少要和帮扶对象的父母通话一次,向其通报其子女在校学习、生活情况。 4 、谈心、通话情况要有记录,上交政教务处备查。 5 、帮扶人员有切实负起责任,要从学习、生活、情感上帮扶,确保自己所帮扶的留守学生生活上有人照料、行为上有人管教、学习上有人辅导、心灵上有人抚慰,学习安心,生活舒心,情感温馨。 二、教师与阳光少年家长联系制度 1 、在校内,做到三个“三”,即“三知、三多、三沟通”。“三知”指的是教师要对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监护人的基本情况、父母外出务工的去向及联系电话等三个方面做到知情,并建立了留守生个人档案。班主任要做好“留守生”的摸底工作,将其在校的各方面表现记入档案,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 “留守生”的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三多”指的是教师要多与留守学生谈心交心(每半月不少于一次)、多开展一些充满人文关怀的集体活动(如组织同学为留守生过生日)、多家访。 “三沟通”指的是定期与阳光少年的父母沟通、定期与监护人沟通、定期与编外家长沟通。 2 、在校外,建立“一组、一家长、一中心”。“一组”指的是学校在留守生中打破年级、班级界限,组建校外学习小组,由高年级各方面表现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每个小组指定一名指导老师负责,每周组织一次集体活动,比如小组成员互相检查作业、开展校外表现评议等。“一家长”指的是从本地有较高威望的党员、教师、干部中聘请一批编外家长,其主要职责是做好留守生品行方面的教育引导工作,定期向学校反映孩子在校外的表现。“一中心”指的是鼓励有条件的退休教师或个人创办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