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防范预案与报告制度 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防范预案 一、加强职工培训和安全教育 1、全员培训内容: ⑴ 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 ⑵ 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包括卫生行政部门、行业协(学)会制定的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全国统编教材、有关诊疗规范、常规及本院制定的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 ⑶ 医疗服务质量相关知识的培训:包括医疗质量管理基础、医疗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医疗服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接待患者的语言、行为艺术; ⑷ 职业道德培训:包括《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医务人员医德规范》; ⑸ 其它法律知识培训。包括法律基本知识、与医疗活动有关的法律法规、与医疗争议和诉讼有关的法律知识等。 2、分类分层次培训: ⑴ 各类人员的岗位技能和规范培训;⑵新分配人员岗前培训;⑶低年资人员培训; ⑷ 中级人员和高级人员培训; ⑸ 每次培训填写签到表,内容包括时间、地点、授课人、内容。 二、抓医疗质量控制和医疗事故防范的关键环节 1、抓住质量控制三个环节不放松: ⑴ 基础质量控制:是指对医疗质量产生影响的人、财、物、管理、 时间、技术和信息等因素的控制,除工作人员的数量、素质、技术水平外,还包括医院环境设施、医疗设备、管理制度、药品供应、后勤保障、时间控制等等; ⑵ 环节质量控制。由于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医疗服务的结果是伴随医疗服务过程产生的,实际工作中很难对医疗服务(医疗服务结果)进行提前检验,合格后才交付。同时医疗服务的对象是人,一旦发生医疗缺陷,有时难以纠正,因此医疗过程的质量控制就显得尤其重要,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点; ⑶ 终末质量控制。一是对医疗活动外延的质量控制,包括对患者的随访和跟踪活动等;二是根据病案质量、管理指标、统计指标对医院诊疗管理水平、科室诊疗控制能力及医务人员技术水平进行评价、改进工作、提高医疗质量。 总之,要按照区卫生局的要求,对医院的执业活动、服务质量进行定期监督检查和综合评价,以指导我院全面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保证医疗过程的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落到实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工作达到法制化、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要求,做到对重大医疗缺陷和医疗服务缺陷坚持事实不清不放过、责任不清不放过、性质不明不放过、处理不到位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 2、抓防范医疗事故的关键环节 (1)做好急诊患者的抢救工作。急诊抢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