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科试题一、选择题(本题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如下图所示,一架飞机在当地时间7月1日5时从旭日东升的A机场起飞,沿纬线向东飞行,一路上阳光普照,降落到B机场正值日落。据此回答1—2题。()1.从A机场到B机场的飞行时间约为A.6小时B.10小时C.14小时D.19小时()2.降落到B机场时的当地时间为A.7月2日11时B.7月1日21时C.7月1日19时D.6月30日19时一地理爱好者每天在北京时间14:40对某地的正午影长率(正午时物体的影长与物体高度的比值)进行测量。右图是该地理爱好者绘制的该地正午影长率年内变化图。据此回答第3题。()3.该地最可能位于A.东非高原B.巴西高原C.德干高原D.青藏高原右图为甲、乙、丙、丁四地12月某日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表示黑夜。读图回答4—5题。()4.甲、乙、丙、丁四地按纬度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B.乙、丁、丙、甲C.乙、丙、丁、甲D.甲、丙、丁、乙()5.当丙地日出时,世界标准时是A.昨日18时B.当日18时C.次日6时D.次日18时右下图为北半球夏至时地球光照示意图,图中的圆圈1、2、3表示太阳高度等值线,其数值分别为0º、30º、60º;g点为太阳直射点,A点经度为120°E。读图回答6—7题。()6.对图示地点时间的正确判读有①正午太阳高度越大的地点昼越长②太阳高度相同的地点,地方时相同③C点地方时为0:00或24:00④A、B两点同属于一个日期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下图中数字代表太阳高度,虚线代表回归线或极圈,则与上图表达相同信息的是A.甲乙B.乙丙C.丙丁D.甲丁AB为晨昏线,A地地方时为5:30,AB两地的经度差为15°,回答8-9题。()8.大约过了一个月左右,晨昏线再次经过AB两地时,A地的地方时再次为5:30,则A的纬度可能为:A.80°NB.30°NC.20°ND.0°()9.若从AB为晨昏线,A地地方时再次为5:30时开始计算,大约至少经过多长时间,B地位于晨昏线上,地方时为5:30。A.两个月左右B.四个月左右C.五个月左右D.半年左右右图是某日北半球某纬线上不同经度的太阳高度。读图,回答10~12题。()10.此刻,北京时间为A.3:20B.9:20C.15:20D.21:20()11.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A.0°B.5°NC.15°ND.23°26'N()12.6月22日,该纬线上的最小太阳高度为A.6°34'B.8°26'C.21°26'D.21°34'如右下图,某同学每天早晨在上学路上习惯观察天空的太阳,图中SN为南北方向,PQ垂直于SN。若a、b表示该同学在两个不同日期经过P点时(北京时间7︰00)所看到的天空中的太阳位置。据此回答13-15题。()13.P点位于A.南半球,135°EB.北半球,105°EC.南半球,105°ED.北半球,135°E()14.在a、b这两个日期,P地当日最大太阳高度分别是Ha、Hb,则A.Ha=HbB.HaHbD.不能确定()15.若该同学于某日(天气晴)早晨7︰00(北京时间)到达P点时看天空,太阳还未从地平线上升起,请判断,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A.南半球,165°WB.北半球,165°WC.南半球,169°WD.北半球,169°W叶面积指数是指植物(包括森林、草原和农作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下表为某年部分省份叶面积指数表。回答16-17题。省份浙江甲省江苏土地面积(万km2)10.186.6410.26叶面积指数2.530.300.98()16.甲省(区)最有可能是A.宁夏B.海南C.黑龙江D.北京()17.浙江较江苏叶面积指数大的主要原因是浙江A.复种指数高B.省份面积小C.平原面积大D.林地比重大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每天在校园内将12时42分观测到的正午太阳高度记录下来,并根据观测到的数据绘制出当地一年的正AB午太阳高度逐日变化图,图中横轴上的刻度线对应各月的第一天。据此回答18—19题。()18.该观测地点位于A.江汉平原地区B.海南岛南部沿海地区C.台湾岛西部平原地区D.成都平原地区()19.下图是依上图时间序列绘制成的日出、日落时刻的变化示意图,能够反映该观测地点昼夜长短变化特点的是图例:日出时间日落时间①②③④A.①B.②C.③D.④设正午太阳光线与50Nº纬线圈平面的夹角为α,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导致α发生变化,回答20—21题。()20.一年中,α的变化范围是A.16.5—63.5°B.3°—26.5°C.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