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 现 “超低排放”合算吗? 大气污染治理压力之下,“超低排放”成为一些地区燃煤电厂的必然选择。然而,电厂更关心的是经济性问题。根据《火电工程限额设计参考造价指标(2012年水平)》(以下简称《造价指标》)及实际发电机组的运行情况调研,考虑燃煤发电及燃气发电的机组容量,以 300MW机组为基准,燃料价格以燃气3.6元/Nm3,煤炭 600元/t计算,分别对燃煤机组执行“超低排放”限值、燃气锅炉发电及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发电成本进行核算。结果表明,燃煤机组执行“超低排放”限值与天然气发电相比,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电除尘委员会 协同治理路线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改造会增加设备投资,但优化工艺会有节能效果 根据电厂调研数据及《造价指标》编制原则核算,2×300MW燃煤锅炉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改造(采用湿式电除尘技术路线)总工程静态投资为 12475万元,单位投资为 207.92元/kW,其中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及其他费用分别占比 4.2%、79.8%、8.3%、7.7%,如图 1所示。 结合电厂提供的实际运行数据,考虑电厂投资收益率,经测算,执行《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特别排放限值和“超低排放”限值(即在基准氧含量 6%条件下,烟尘、SO2、NOx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 5mg/m3、35mg/m3、50mg/m3)的污染物控制成本分别为 0.0241元/kWh和 0.0401元/kWh。 执行“超低排放”限值时污染物控制成本增加0.016元/kWh,如表 1所示。 根据电厂调研数据及《造价指标》编制原则核算,执行“超低排放”时发电成本为 0.466元/kWh。 具体构成如下:燃料费占比 49.79%,折旧费占比 12.60%,财务费用、分利、所得税、环保及其他分别占比 6.1%、10.6%、2.8%、8.61%、9.5%,如图 2所示。 以低低温电除尘技术为核心的烟气协同治理技术路线中,为提高脱硫装置除尘能力,应作气流分布优化、采用喷淋层优化设计及高性能的除雾器,需增加设备投资,但此时低低温电除尘器所需的比集尘面积较小,可减少设备投资,且运行电耗较低。电除尘器前需设置热回收器,虽需增加初投资及维护费用,但可回收热量,具有节能效果,一般可在 3年~5年收回成本。另外,脱硫塔入口烟气温度较低,脱硫装置工艺用水量减小,引风机电耗可降低。 湿式电除尘技术路线中,在脱硫装置后增设WESP,增加了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因此,烟气协同治理技术路线从整个系统来看,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燃气发电:设备投资巨大 国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