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班级:09 生物技术2 班 学号:20091052237 姓名:赵丽 同组人:龙雨跃 实验日期:2011 年10 月11 日 室温:21.7℃ 大气压:83.4KPa 实 验 五 果蝇唾液腺染色体的观察及制备 一.目的 1.了解果蝇唾液腺染色体的形态学及遗传学特征。 2.习分离果蝇幼虫唾液腺的技术。 3.掌握唾液腺染色体制片方法。 二、原理 蝇、摇蚊幼虫唾液腺细胞中的巨大染色体。双翅目昆虫的唾液腺细胞发育到一定阶段之后就不再进行有丝分裂,而永久停留在分裂间期。但随着幼虫的生长,唾液腺染色体仍不断地进行自我复制而且不分开,经过许多次的复制形成约1 000—4 000拷贝的染色体丝,合起来直径达 5μ m,长度达 400μ m,比普通细胞中期染色体约大100~150倍,所以又称为多线染色体(polytene chromosome)或巨大染色体(giant chromosome)。 唾液腺染色体的另一特点是体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处于紧密配对状态,这种状态称为“体细胞联会”。在以后不断的复制中仍不分开,由此成千上万条核蛋白纤维丝唾液腺染色体(salivary gland chromosome)是一类存在于双翅目昆虫,如果结合在一起,紧密盘绕。所以细胞中染色体只呈单倍数。黑腹果蝇的染色体数目2n=8其中第Ⅱ、第Ⅲ染色体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第Ⅳ染色体和第IX染色体为端着丝粒染色体。唾液腺染色体形成时,染色体着丝粒和近着丝粒的异染色质区聚于一起形成一个染色中心(chromo-center),所以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从染色中心处伸出 6条配对的染色体臂,其中5条为长臂,l条为紧靠染色中心的很短的臂。 唾液腺染色体经染色后,呈现深浅不同,疏密各异的横纹(band)。这些横纹的数目,位置,宽窄及排列顺序都具有物种的特异性。研究认为这些横纹与染色体的基因是有一定关系的。通过一定的实验方法使果蝇唾液腺染色体各臂分散开,并且使带纹、膨突等特征不受杂质影响清晰地显示出来,是进行果蝇遗传学研究的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果蝇唾液腺染色体在不同种间的共同点是染色体的着丝点位于一个染色区域,但不同的种类往往其染色体臂数目不同.每条染色体臂上分布着染色深浅不同、粗细各异的磺纹(band), 这些横纹的宽窄疏密程度以及排列顺序和数目又都有种的特异性和种内的差异.由此,果蝇唾液腺染色体近几十年来, 已广泛用于种内系统发生和种间亲缘关系的研究中, 因为种间及种内不同品系和近缘种中的遗传差异经常反映在唾液腺染色体的不联会、形成泡(puff)、缢虞(constriction)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