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中国的货币需求曲线分析 一、实验目的 通过上机实验,使学生充分理解Eview s软件系统管理和基本原理,掌握货币需求函数的基本原理,学会用计量经济模型来实证研究探讨我国的货币需求函数。 二、理论基础 要了解货币需求的决定,就首先要对货币需求的含义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从历史上看,经济学家曾经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货币需求。一种是从社会的角度出发,仅仅把货币视为交易的媒介,从而探讨为完成一定的交易量,需要有多少的货币来支撑。马克思的货币必要公式和费雪的交易方程式都属于这种类型。另一种则是从微观的个人出发,把货币视为一种资产。也就是说,它和股票、债券,以及各种实物资产一样,是人们持有财富的一种形式,不同之处仅仅在于,它还具有交易媒介的职能。从这一角度出发,货币需求不是被理解为经济中为完成一订的交易量所需要的货币量,而是被理解为人们愿意以货币这种形式持有的财富量。自从剑桥学派提出现金余额说以来,经济学家们主要是从后一角度来讨论货币的需求。应该注意到,经济学家所讨论的需求,从来都是有一定的前提条件的。例如当经济学家谈到消费者的商品需求时,是指消费者在既定的收入条件下愿意购买的商品量,如果没有这一约束,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就可能是无止境的,因而也就无从讨论了。货币需求也是一样的,它不是简单地表示人们想持有多少货币,如果是这样的话,也许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手中的货币多多益善,货币的需求这个概念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它真正的含义是指,当某人拥有一定量的财富总额时,他可以选择以多种形式来持有该笔财富。而他愿意以货币这种资产形式来持有的那部分财富就构成他对货币的需求。所以,货币需求实际上是一种资产选择,或者说财富分配行为,它受到人们的财富总额、各种资产的相对收益及风险的影响。 对于货币需求的问题,经济学家们进行了许多的研究。下面介绍几中主要的货币需求理论: 1、传统货币数量论 货币数量论是一种古老的经济理论。早期的货币数量论并不把货币需求作为直接的研究对象,而是研究名义国民收入及物价是如何决定的。但是由于它建立了名义国民收入同货币量之间的关系,从而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在一定名义国民收入条件下需要的货币量,因而被看成是一种货币需求理论。随着货币数量论的发展,它作为货币需求理论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说已经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货币需求理论,而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更是被直接当作一种货币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