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 术 交 底 书 编 制 部 门 一分部工程部 编 号 主送部 门 路基一队、二队 日 期 工程名称 路基工程 工程部 位 电缆槽 一、适用范围 本交底适用 DIK499+487.75~DIK503+972.21 段路基电缆槽施工,适用于 200km/h(含线下预留)及以上客运专线区间路基范围的电缆槽、电缆井、过轨设计。 二、材料 1.钢筋混凝土电缆槽、电缆井混凝土强度等级一般采用 C25,钢筋混凝土盖板的强度等级不得低于 C35;电缆槽(井)及盖板的设计使用年限为 30 年,同时应根据当地的环境类别确定其设计强度。 2.水泥应该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 42.5 级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3.拌合用水可采用饮用水,不得采用海水。 三、选用方法 (一)电缆槽 1.电缆槽采用通信信号共槽、电力分槽型式,通信信号槽与电力槽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预制,中间采用隔板隔离,电缆槽均设置在路肩上。 2.电缆槽按结构形式分为盖板式电缆槽和整体式电缆槽,设计时应该优先选用整体式电缆槽,同时为统一电缆槽的外形尺寸和美观,同一条线路或桥隧间的同一区段应该采用同一种型式的电缆槽。 3.为保证施工质量,电缆槽应采用现场集中预制或工厂制作。电缆槽泄水孔应该预制成孔,其他预留孔可以采用现场集中或工厂出场前钻孔。 (二)电缆井 1.电缆井分为Ⅰ、Ⅱ、Ⅲ共三种类型,采用钢筋混凝土浇注。其中Ⅰ型 技 术 交 底 书 编 制 部 门 一分部工程部 编 号 主送部 门 路基一队、二队 日 期 工程名称 路基工程 工程部 位 电缆槽 电缆井适用于一般地段通信、信号或牵引供电线缆过轨或设余长;Ⅱ型电缆 井适用于中继站处通信、信号线缆合井过轨和牵引供电线缆过轨;Ⅲ型电缆井适用于电力线缆过轨或设余长。 2.当区间路基铺设盖板式电缆槽时,电缆井只在过轨处设置,电缆井间距根据过轨点位置确定;各类线缆余长采用电缆槽内蛇形敷设设置,电缆井内可以不设置余长。当区间路基铺设整体式电缆槽时,过轨点间距较大,尚需在过轨点间设置电缆井以便线缆余长和敷缆,通信信号电缆井(包含过轨电缆井)一般500m 左右设置一处,电力电缆井(包含过轨电缆井)一般250m左右设置一处。 3.电缆井两侧设置挂钩,当线缆经过电缆井时设置余长或过轨的线缆应该在电缆井井底敷设,其他线缆应该悬挂于电缆井侧壁挂钩上,通信信号线缆悬挂于靠近线路侧挂钩上,电力线缆悬挂于远离线缆侧挂钩上。 4.线缆上下路基侧设上下路基电缆槽与电缆井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