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5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感悟言语中包含的道理。过程与方法:1、在读中感悟谚语的意思,并联系实际深化对谚语的理解。2、鼓励学生永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情感态度价值观:1、有积累谚语的兴趣。2、懂得与人团结合作。教学重点:在熟读谚语的基础上,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积累谚语。教学难点:感悟谚语所包含的道理。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课前预习(自主预习,有效内化)第一课时课时目标:熟读谚语,积累谚语;自主识记生字,理解谚语,感悟谚语中包含的道理。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趣诱思)二、自主探究(检测预习,发现问题)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出示带拼音生字,小老师领读。3、去拼音,自由读,开火车读。4、记住字形: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如换偏旁、猜字谜、组词识字等。三、合作交流(合作探究,分层提高)1、自读谚语:想想每个谚语的意思。2、小组里说说自己对每个谚语的理解,3、选择你喜欢的一条谚语,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条谚语?4、教师范读,学生仿读。5、师生、生生对读:体会谚语前半句和后半句的对应关系。6、全班齐读。四、写字指导,掌握结构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我会写”中的8个字。组织学生讨论在书写中应注意什么?2.师范写,生书空。3.生描红练习,教师有意识地指导难写的字:4.书写展示,相互评价,引导学生把不好写的字多写几遍。五、总结评价(总结全文,升华感情)第二课时课时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背诵谚语;正确书写生字。一、复习导入二、自主探究(检测预习,发现问题)1、结合生活实际识字。2、齐读课本中的谚语。三、合作交流(合作探究,分层提高)1.读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还发现什么?让学生自由议论。2.组内说自己对每一句谚语的理解,也可以提出不懂的地方。如:(1)“人心齐,泰山移”图片抗洪,加深对谚语的理解。(2)“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理解“计谋”的意思。(3)“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指导学生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了解容易的反义词是困难。(4)“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5)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出示春天的画面师:春天是怎样的景象?(百花盛开),出示画面3.选择自己喜欢的谚语,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4.四、拓展提升(适度提升,有效延伸)1.师生对读,体会每句谚语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之间的联系,再齐读全文2.小组学习,让小组与组对口令。3.背5句谚语。五、总结评价(总结全文,升华感情)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8.称赞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刺猬、板凳、糙、但、镑、椅、瞧、留等10个生字,学写板和椅两个生字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角色,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教学难点: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教学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课前预习(自主预习,有效内化)第一课时课时目标:认识“刺猬、板凳”等10个生字;会正确书写“板、椅”等4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的朗读课文。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趣诱思)二、自主探究(检测预习,发现问题)1.自由轻声读,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2.观察文中插图,标注自然段。3.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1)、出示带拼音生字,小老师领读。(2)、出示带拼音的生词,自由读,开火车读。三、合作交流(合作探究,分层提高)1、交流识字方法,组词说句。2、班内汇报,领读。3、识字游戏。四、再读课文,了解大意1.布置朗读任务: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咱们把它们请出来,谁来跟它们打声招呼.故事中谁称赞谁?2.小刺猬是怎么称赞小獾的,小獾又是怎么称赞小刺猬的?再读读课文,边读边找。3.我们已经了解了他们是怎么称赞的,谁能把故事的大致内容讲一讲。可以再读读课文,想一想。五、写字指导1、认读“板、椅、采、背”4个字,全班交流,掌握字的结构。2、教师在学生的提示下范写,并根据情况适当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