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骄人祖先 灿烂文化 《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编写依据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主题五“我们的国家”第九条“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掌握应有的历史常识,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珍爱我国的文化遗产。”此外,《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这也是本课编写的重要依据,本课的话题自强不息就是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的“人格修养教育”相对应的。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在与同学交往的过程中,缺乏包容心,欠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意识,因此本课教学旨在为学生搭设 发 现 自我、审 视 自我的实 践 平 台 。 三 、教学目 标 1.了解高 尚 的人格修养在个 人成 长 和民族发 展 中的重要作 用 ,感知中华民族传统美 德代 代 传承 。 2.学习 中华民族有关传统美 德的故 事 和名 言 ,理解人格修养的内涵 ,感 悟 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3.能 在生活 中学习 和践 行 自强不息的个 人修养。 四、教学过程 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王老师的《道德与法治》精品课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的代代传承的美德,深深熔铸在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之中。不懈追求人格修养的提高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突出特点,如注重明志、崇尚气节、讲究诚信等。接下来我们就一点一点地来学习。 【设计意图】这段话既是对中华传统美德中的个人修养方面的概括说明,也是本课学习的导语,直接将学生引入本课的学习。 同学们,时光一晃而过, 你们已经是一名五年级的学生了,在经历了这几年的学习之后,你是否思考过你今后的目标是什么?你是为了什么而学习的呢?你有没有明确的志向呢?如果你确立了非常明确的志向,这就是“明志”,明志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人格修养。那么,一个人为什么要有明确的志向呢? 让我们先来听听《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故事。(播放视频) 思考:这个故事带给你哪些启发? 生1:宗悫是一个有明确志向的人,志向明确了,就会明白自己努力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会给自己的学习提供源源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