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再也没有比教育更让家长激动的词语了。在当下的生活中,我们的家长几乎天天提到它,无时无刻不听到它。但是,如何才能将孩子教育得更好,却是一个难乎其难的问题。不少家长表现出对子女教育的茫然,以致放任自流、束手无策。其实,我们的广大家长同志们多数已经走进了家庭教育的误区而不自知。接下来,笔者结合自己从事教学与教育孩子的点滴经验,谈一些浅显的看法。一、过分溺爱,造成孩子个性缺失。现在的年轻父母,虽然出生在新社会,但是由于青少年时期物质匮乏,生活水平有限,往往感到不满足。这种心态折射到抚养孩子上来,就表现为尽量满足孩子任何的物质需求。现在的家庭多数为独生子女家庭,而人们一旦为人父母之后,便会把多数的心思花到孩子身上,又有许多和祖父母、外祖父母一起生活的孩子,更是享受到了所谓“隔辈人”的高级礼遇。说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其实一点也不为过。在这样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在性格、习惯、能力方面都出现了许多问题。为此,广大家长同志们应该“狠”下心来,吝惜一下自己的爱。1、不要轻易满足孩子对孩子的要求要慎重考虑,不能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因为容易被满足的孩子必然养成不珍惜物品、追求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并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家长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需要。不仅导致孩子的依赖性,而且易使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养成自私贪心的恶习。2、不要夸大孩子的成绩。太多的表扬会给孩子造成许多束缚与负担,当达不到父母的期望时,孩子很容易产生挫折、内疚感。3、不包办代替很多父母担心孩子做不好事情,于是任何事情都代替孩子做了,结果导致孩子三四岁了还要父母喂饭、穿衣,五六岁了还不会做简单的家务。这样孩子就不会变得勤劳、善良,也缺少同情心和上进心,逐渐丧失了劳动人民的本色。4、不要过分保护孩子其实孩子并不是天生就胆小的,往往是父母对孩子过分地担忧而导致孩子胆子越来越小。如果父母在确保孩子安全的情况下,少一些担忧,多一些鼓励,在摔跤后不大惊小怪,而是让孩子自己爬起来,孩子就不会变得懦弱胆怯。二、重视分数,影响孩子全面发展。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理的支撑下,如今过于重视孩子考试分数的家长大有人在。在这些家长的眼里,分数是衡量孩子学习进步还是退步的尺度,他们希望孩子的考分一次高于一次。如果孩子的分数低于上次,就认为孩子学习退步了。事实上,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很多,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