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体 C3&C4 检测(免疫比浊法)、用途体外定量测定血清、血浆样品中补体 C3&C4(C3&C4)的含量。二、临床意义(一)概述补体(complement)是存在于正常人和脊椎动物血清及组织液中一种具有酶原活性的蛋白质,是机体免疫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它包括约 30 中可溶性蛋白及膜结合蛋白,统称为补体系统。生理情况下,血清中大多数补体成分均以无活性的脚前体形式存在,只有在某歧活化物的作用下补体各成分才依次活化,发生连锁的酶促反应,表现出各种生物学活性。(二)临床意义C3:降低:主要见于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反复性感染、皮疹、肝炎、肝硬化、关节疼痛等。增高:见于各种传染病及组织损伤和急性炎症,肝癌等C4:降低:见于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毒性感染、狼疮性症侯群、肝硬化、肝炎等。在 SLE,C4 的降低常早于其他补体成分,且缓解时较其他成分回升迟。狼疮性肾炎较非狼疮性肾炎 C4 值显著低下增高:见于各种传染病、急性炎症、组织损伤、多发性骨髓瘤等。C4 含量升高常见于风湿热的急性期、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皮肌炎、心肌梗塞、Reiter 综合征和各种类型的多关节炎等;降低则常见于自身免疫性慢性活动性肝炎、SLE、多发性硬化症、类风湿性关节炎、IgA 肾病、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等。三、检验原理样品中补体 C3&C4(C3&C4)与抗补体 C3&C4 抗体在液相中相遇,立即形成不溶性抗原-抗体复合物,并产生一定浊度。浊度高低反映样品中 C3&C4 的含量。通过与同样处理的补体C3&C4 校准品比较,即可计算出样品中 C3&C4 的含量。四、样品血液样品原则上采集空腹血(禁食 12 小时);患者处于平静、休息状态,减少患者由于运动、饮食带来的影响;静脉采血时患者应取坐位或卧位;止血带使用后 1 分钟内采血,回血后立即松开;正确使用抗凝剂;防止溶血;防止过失性采样。样品运送过程中应防止过度振荡、防止样品容器的破损、防止样品被污染、防止样品及唯一性标志的丢失和混淆,防止样品对环境的污染、水分蒸发。C3&C4 测定样品为空腹不溶血的血清、血浆(肝素或 EDTA抗凝)样品应在低温条件下运输保存,样品中 C3&C4 在 2〜8°C保存可稳定 1 天,-20C 保存可稳定 1 个月。五、试剂(一)试剂组成R:试剂 11缓冲液50mmol/LR:试剂 22抗补体 C3&C4 抗体500ml/L补体 C3&C4 多点校准品另购不同批号试剂中各组份不能互换。(二)试剂准备R 和 R 试剂为即用型液体试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