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网络舆情技能水平考试管理中心-网络舆情应用分析教学大纲 1 全国网络舆情技能水平考试项目(NPST) -《网络舆情分析师》教学大纲 简介 NPST网络舆情分析的内容及其对应的考试是为了考核评估一个网络舆情专业人员进行舆情监测和分析技能的有效性及舆情应对方案的解决能力。这些技能包括以下内容:网络舆情理论与定义、网络舆情调查、采样和收集技术、网络舆情信息的监测发现和分析研判、网络舆情监测指标体系和数据分析技术、信息分析与预测和网络技术与应用等。 NPST 分析师分为三级,分别为:网络舆情助理分析师、网络舆情分析师、网络舆情高级分析师。 范围和比例 与NPST网络舆情分析对应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 9个方面(但不仅限于以下内容),各部分内容比例如下表: 考试范围 NPST 助理分析师考试比例 NPST 分析师考试比例 NPST 高级分析师考试比例 网络舆情理论与定义 15% 6% 6% 信息分析与预测及情报信息 8% 7% 7% 网络技术与应用 8% 7% 7% 互联网等相关法律法规 15% 5% 5% 统计分析学 8% 7% 7% 网络舆情选题和抽样 12% 10% 10% 网络舆情信息收集及监测 12% 15% 10% 网络舆情的统计分析 8% 20% 15% 网络舆情的研判与应对分析 7% 15% 20% 综合方案 7% 8% 13% 总计 100% 100% 100% 全国网络舆情技能水平考试管理中心-网络舆情应用分析教学大纲 2 NPST网络舆情分析教学内容将会每年更新,以确保培训内容为当前普遍运用,及具前沿性的知识。每年的重大变更,相关机构都将发布这些调整。 培训和教学目的 网络舆情助理分析师(一级) 1. 掌握网络舆情理论和定义; 2. 掌握舆情信息采集与分析、情报信息及数据库技术应用; 3. 了解我国互联网的政策法律规,及网络信息安全、用户权益、知识产权保护的概念; 4. 掌握基础网络技术、信息检索、分析与预测技能,收集并监测有效的网络舆情; 5. 掌握网络舆情领域的数据机密性、有效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可用性的信息资源保护原则及相关政策; 6. 灵活运用舆情数据的结果,评估分析并编制评估分析报告; 7. 舆情相关软件的了解及实际操作能力。 目的:了解网络舆情理论、相关法规及基础分析 网络舆情分析师(二级) 1. 掌握网络舆情理论和定义; 2. 掌握舆情信息采集与分析、情报信息及数据库技术应用; 3. 熟悉我国互联网的政策法律规,及网络信息安全、用户权益、知识产权保护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