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低年级趣味识字》主题研讨 一、主题的提出 (一)研究现状述评 近年来,不少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尝试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丰富识字教学。张田若老师的专著《中国当代汉字认读与书写》,对识字及识字教学进行理论论述。崔峦老师等专家在《课程改革问答》、《新课标解读》中多处论述识字教学的变化及对策。斯霞老师的“随文分散识字法”、窦桂梅老师的“不拘一格,灵活识字法”等,虽然这些不同的识字方法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达到识字的目的,但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运用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构建认识,引导学生趣味识字还有所不足。在我校尚无一线教师对识字教学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和探索,并形成一套可操作性强的体 系 和方法。 (二)选题的现实意义 1、为 低 年级 识字教学模 式 的教学策略 、操作方法提 供 实 践 依据 。 2、从 根 本 上 改变小 学语 文识字效 率 低 下 和识字水 平 低 劣 的局面 ,新课程推 出 的一个 极 其 重 要 因 素 也 缘 于 此 。 3、通过课题 研究的探讨 ,得 出 一些识字教学趣味化的建议 ,为 教师教学提 供 有益 的参 考 ,并积 极 推 广 到其 他 学科 中去 ,为 其 他学科 的课堂趣味化教学提 供 了方法、途 径 和思 路 。 (三)概念的界定 趣味识字,指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中,转化观念,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生活学习的经验,运用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有主动识字愿望,喜欢学习汉字,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能力,来帮助学生更好的阅读。让学生对识字充满兴趣并主动识字是识字教学的关键。教师要学会及时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学生提供识字渠道,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和能力。 二、研讨依据与研讨内容 (一)开展研究的理论、政策、实践基础 1、我国古代教育学家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也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低年级教师做到了让学生以识字为乐,学生就能主动愉快地学习,就能在课堂上发挥主体作用。有了兴趣,学生就会积极主动探究 识字方法,总 结 识字规 律 ,烦 琐 的识字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