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静脉输血操作并发症的处理与预防本章要点©静脉输血是将血液通过静脉输人体内的方法,包括输入全血、成分血和血浆增量剂,是治疗因外伤、失血、感染等疾病引起血液成分丢失和血容量降低的重要手段©静脉输血能补充血容量增加心输出量,提高血压改善循环O 能促进携氧功能,增加血浆蛋白©能供给血小板和各种凝血因子,有助于止血©能增加免疫球蛋白,增强免疫力,直接抢救患者生命©输血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输血虽然有不可替代的治疗作用,但同时应当注意血液制品存在的潜在的危险性,加之由于医务人员的操作以及患者的体质等原因,仍有少数患者可能发生相关并发症,如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过敏反应和变态反应、溶血反应、循环负荷过重肺水肿)、出血倾向、枸橼酸钠中毒反应等,因此必须严密观察输血后的并发症,积极地给予预防和处理一、非溶血性发热反应1、临床表现©发生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 1~2 小时内©初起畏寒或寒战,继之体温逐渐上升,可达 39~40°C 伴有皮肤潮红、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血压多无变化©症状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多在数小时内缓解,少有超过 24 小时者©少数严重者可出现抽搐、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昏迷2、处理原则©反应轻者,减慢滴速©严重者立即停止输血,所使用过的血液废弃不用©如病情需要可另行配血输注©遵医嘱给予抑制发热反应的药物如阿司匹林,首次剂量 1g,然后每小时 1 次,共3 次©伴有寒战者予以抗组胺药物如异丙嗪 25mg 或哌替啶度冷丁 50mg 等对症治疗©严重者予以糖皮质激素©对症处理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畏寒、寒战时应保暖给予热饮料、热水袋、加厚被等处理©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变化并记录3、预防策略©严格管理血库保养液和输血用具,采用无热原技术配制保养液,严格清洗、消毒采血和输血用具,或使用一次性输血器,去除致热原©输血前进行白细胞交叉配合试验,选用洗涤红细胞或用尼龙滤柱过滤血液,可移除大多数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减少免疫反应所致的发热反应二、低体温1、临床表现2©畏寒或寒战,皮肤冰冷,心律失常,体温降至 30°C 左右2、处理原则©对低体温者室温应控制在 24-25C3、预防策略©将大量备用的库存血放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自然升至室温再输入,也可用热水袋加温输血侧的肢体©大量、快速输血时应将室温控制在 24~25C©注意给患者保暖,避免不必要的躯体暴露©输血过程中使用温生理盐水作为冲洗液©对非手术部位注意保暖©密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