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视方式措施的丰富,体现出中央力行制度创新的反腐思维。组织制度的不停创新,专题巡视的灵活开展,正在高悬起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反腐不停步,中央第三轮巡视日前启动。人们注意到,与前两轮巡视不一样的是,此轮在对北京、天津等进行常规巡视之外,还初次对科技部、复旦大学和中粮集团三家单位进行“专题巡视”。伴随中央反腐力度的加大,“巡视制度”越来越多地进入公众视野。据记录,去年以来,“巡视对象不固定”“巡视组长一次一授权”等新举措不停推出,使得中央巡视组发现的有价值线索比过去增长了 5 倍,制度创新的威力初步彰显。本次推出的专题巡视,愈加凸显问题导向,愈加灵活机动,可以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人群进行“扫描”,甚至可以就一件事、一种干部派一种巡视组,彻底把问题搞明白。正如有分析指出的,“专题巡视”等于给巡视制度加上了“精确制导”。在常规巡视之下引入专题巡视,这种立足普遍与突出重点常规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举措,表面看是巡视方式措施的丰富,深层次则体现出中央力行制度创新的反腐思维。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要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完善反腐败体制机制,增强权力制约和监督效果。组织制度的不停创新,专题巡视的灵活开展,使之成为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正是这一思绪的详细体现。不难预料,专题巡视只是开了反腐制度创新的一扇“小窗”,未来中国的反腐事业,将会在制度创新中不停推向深入。综观古今中外,反腐成败与否的关键,一在魄力,一在制度。一年多来果敢而迅猛的“打虎拍蝇”,见证了中央反腐的魄力与决心,也预示着反腐败斗争进入了一种关键期。不管是猛药去疴、重典治乱,还是刮骨疗毒、壮士断腕,反腐必然触动利益格局和某些人的奶酪,多种阻力也会越来越大。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制度是决定原因。面对不停变化的反腐形势,制度创新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制度创新是破解腐败难题的“法门”。当今社会,腐败的形式与把戏不停翻新,手段日益隐蔽,某些打擦边球、留有退路的变种腐败越来越多,原有制度出现了不少盲区甚至失灵。孙子兵法有云,以正合,以奇胜。只有及时洞察现实问题、针对微弱环节,不停发明新的反腐机制才能有效查处多种腐败现象,让制度焕发活力生机。专题巡视打破了“5 年内巡视一遍”的“规律”,增强了“瞪大眼睛发现问题”的制度敏感;对重大腐败案件执行“一案双查”,加大了“不放过蛛丝马迹”的查处力度;实行纪检工作双重领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