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泰山-大观峰摩崖石刻《纪泰山铭》

泰山-大观峰摩崖石刻《纪泰山铭》_第1页
1/6
泰山-大观峰摩崖石刻《纪泰山铭》_第2页
2/6
泰山-大观峰摩崖石刻《纪泰山铭》_第3页
3/6
泰山-大观峰摩崖石刻《纪泰山铭》泰山-大观峰摩崖石刻《纪泰山铭》泰山大观峰摩崖石刻-唐玄宗《纪泰山铭》纪泰山铭碑拓在岱岳的大观峰上,苍岩如堵,峭壁如峭,镌刻了数十处摩崖石刻,其中最壮观的要数唐玄宗御制的《纪泰山铭》了。摩崖高 13.2 米,宽 5.3 米,现存铭文 1008 字。这是唐玄宗李隆基于开元十三年(725 年)封泰山后,亲自撰书的纪封禅颂功德的纪事碑,并于第二年镌刻于崖上。《纪泰山铭》首先叙述了封禅的起因和规模,接着描写了封禅仪典的过程,赞颂和夸耀了“五圣”的功绩,然后,一扫过去专为自己“秘请”天神赐福的旧习,改变了以往帝王封禅仅秘祀个人侈望的陈规,明确提出“至诚冬天,福我万姓”,并谆谆告诉来者:“道在观政,名非从欲”,这充分反映了玄宗开元盛世时的雄心壮志和务实的施政特点。《纪泰山铭》形制宏伟,飞龙蟠首,金碧辉煌,蔚为大观。碑文通篇为八分隶书,是唐隶的代表作之一,其雄强之势,婉润之体,端庄之态,为隶书开拓了一种新的面貌。《述书赋》盛赞曰:“开元应乾,神赋聪明,风骨巨丽,碑版峥嵘。思如泉而壮风,笔为海而吞鲸。”明王世贞在《弇州山人集》中称:“虽小变法而婉缛雄逸,有飞动之势”、“穹崖造天铭书,若鸾飞凤舞于烟云之表,为之色飞。”《泰安县志》载:“盖自汉以来,碑碣之雄壮未有及者,相传燕许修其辞,韩史润其笔,以故文颇雅驯,不猥弱。而御书遒劲若怒猊渴骥,羁束安闲,不比孝经之多肉少骨”。此摩崖是研究唐代历史和书法镌刻艺术的重要文物。泰山金碧辉煌的石刻《天下大观•纪泰山铭》碧霞祠的东北,有一座山峰绝壁如削,俗称“大观峰”,因为上面刻有唐玄宗御制的《纪泰山铭》,所以又称为唐摩崖。这里是泰山石刻最为集中的地方,布满了历代题刻,最著名的是唐玄宗于开元十三年,即公元 725 年登封泰山时御笔题写的《纪泰山铭》。这块碑高 13.3 米,宽 5.7米,碑文书 24 行,满行 51 字;碑额高 3.95 米,序言、铭文及额款共 1008 个字,是唐玄宗东封泰山歌功颂德的纪事碑,曾多次贴金,现在是一片金黄色,可以抵御风吹日晒。碑文书写刚劲有力,是研究唐代书法和雕刻艺术的珍贵资料。唐太宗时的“贞观之治”,唐玄宗时的“开元盛世”,为唐代的兴盛时期。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比较安定,生产繁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期。于是,唐玄宗李隆基在开元十三年到泰山举行声势浩大的封禅活动,并亲自撰写了《纪泰山铭》,刻于岱顶大观峰上。由于此碑为历代...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泰山-大观峰摩崖石刻《纪泰山铭》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