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024 年竹笛名曲《牧民新歌》教学观赏 人音版学校三班级上册、第四单元 课型:观赏课 (竹笛名曲) 授课对象:三班级 课时支配:第一课时 课前预备:多媒体、竹笛、陶笛、多媒体 教学目的: 1.通过观赏让同学初步了解蒙古族音乐风格。 2.通过观赏《牧民新歌》让同学从乐曲中体会牧民在新社会的新生活,从而激发他们宠爱家乡、宠爱生活的热忱和学习民族乐器的爱好。 教学重点:细分乐曲的段落,理顺每个段落的音乐心情。通过乐曲的表达,让同学初步了解蒙古族音乐的风格,感受牧民的新生活。 教学难点:强化乐曲的"快板'的节奏练习,让同学初步认知音乐的激情的表达方式。引导同学对乐曲的风格的探究,通过多媒体让同学更好了解乐曲的音乐心情。 教材分析: 1.乐曲简析:《牧民新歌》一曲是我国出名笛子演奏家简广易先生 1966 年以 XXX 伊克昭盟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的。作品以浓郁清爽的民族民间音乐风格,亲切感人的旋律、活泼跳动的节奏呈现出 XXX 大草原的风光和牧场上一片生气勃勃的喜人景象,表现了牧民新时期的精神风貌。 乐曲分为五段: 1.引子自由抒展的引子呈现出一望无垠的大草原碧草如茵、天高云淡的画面,美丽 的旋律布满了蓬勃激越之情,特别动人。 2.慢板显示乐曲主题,表现了牧民闲适骑在缓行的马上,时而明朗甜蜜,时而低回内在,时而又兴奋热忱地唱歌生活,赞美家乡。 3.小快板以跳荡的吐音描绘牧民策马驰聘时蹄声哒哒的欢快情景。 4.骄傲的行板,呈现牧民对新生活的赞美与草原的眷恋。 5.结束段心情更为猛烈,形成万马奔腾嘶呜声声的气氛,主音在小快板转调之后回落在羽凋式,使全曲有很强的终止感。 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 二、复习演唱,新课导入 师:我们一起来演唱《噢!苏珊娜》、《草原上》【美国西部牛仔的生活和中国草原的曲调的再记忆】 师:《草原上》是我国蒙古族的民歌,请同学来说说你所知道的大草原的景象。 生:答略。 师:今日,老师邀请大家与老师一起,通过视频来了解大草原 播放 PPT(草原的景象) 背景配乐:《牧民新歌》 师:如今对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族我们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有同学知道,今日的画面中的音乐是音乐的名曲叫什么吗?是用什么乐器来演奏的吗? (《牧民新歌》 竹笛名曲) 三、新课教学 (一)简洁介绍中国竹笛,观赏全曲。 第 2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1,材质,形制,特色:笛膜。(脆亮) 师点击多媒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