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如何优化历史活动课VIP免费

如何优化历史活动课_第1页
1/15
如何优化历史活动课_第2页
2/15
如何优化历史活动课_第3页
3/15
如何优化历史活动课一、确立适宜的活动主题[案例1l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规定了四个内容的探究课:“破解彩陶之谜”、“了解身边的历史”、“寻访丝绸之路”、“成语历史故事竞赛”。这些内容是教材中明确规定的。[案例2]一位教师在进行世界史教学时,引导学生上了这样两节探究课“曙光还是灾难——谈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美国西进运动与中国西部大开发”。这种探究内容并不是教材中规定的,而是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进行的。从上述两个案例可看出,历史活动课主题的选择与确定,要反映学生的兴趣和时代特征,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与社会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都可以做活动屎的主题。确定主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①尊重学生的兴趣与选择。②主题不宜过大,要与学生的思维水平与认知水平相适应。二、设计科学的活动目标历史活动课的目标设计,应紧紧围绕《标准》中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具体设计时可考虑如下方面:“知识与能力”:在进行探究时,运用已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解决新问题,并培养各种能力,包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设计活动的能力,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撰写论文的能力,运用不同方式表达探究结果的能力等等。例如,学习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这一内容后,可以要求学牛制作一个坐标曲线图来概括这一曲折发展的过程,既能深化学生对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整个过程的认识,又能锻炼学生的设计能力。“过程与方法”:就活动课而言,“过程与方法”是这三个维度中最重要的,因为“知识与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均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三者是互相渗透、融为一体的。在历史活动课中,常用的方法有:查阅资料法、调查法、访问法、实践法等。同一节活动课,可能要用到多种方法。例如,人民版高中新教材历史必修第三册设置了活动课“科举制度的利与弊”。如果按照老的教学方法,大多数老师可能就是在讲述完科举制度的内容后就简单的请学生讨论一下利与弊,学生也就照本宣科,把教材上的一些说法回答出来。这就明显流于形式了。而在新教材的这节活动课里,编者提出了活动目标,包括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了活动准备,包括查阅整理资料、组织辩论队伍、设定辩论程序、布置场地等等;给出了活动建议、活动说明,最后还设置广课外活动。这样来认识“科举制度的利与弊”,学生深入教学组织的过程中,学习采用各种方法为解决问题做准备,那获得的就绝不仅仅是知识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包括如下内容:1.获得亲自参与历史探究的体验,激发探究历史的兴趣与欲望,产生对历史的认同感,并在自主探究中获取新知的心理品质。例:一位教师在讲到唐朝的雕版印刷技术时,用了如下方法:让学生亲自体验制作雕版,并提出问题。①制作雕版时应注意什么?②一个优秀的雕版作品需要哪些技术做支撑?同学们一边做一边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历史的认同感油然而生。2.学会合作与分享。在历史活动课中,由于个人特长不同,而完成一项历史活动往往又需要多种能力,绝非一个人在短时间内能完成,因此,需要发展学生的团队精神、自觉遵守合作规范的意识;同时,通过正确认识自己在合作集体中的角色定位和应有作用,培养人际沟通和合作中协调角色关系的基本能力,并懂得尊重和欣赏他人的思想和成果。3.培养科学态度与科学道德。在历史活动课中,要使学生基本养成科学态度与科学道德,包括确立“崇尚真理、尊重科学”的意识,不弄虚作假,实事求是、认真踏实等。中学生往往喜欢凭主观臆断得出历史结论,这时教师就要不失时机地引导,指出“这种结论得出的依据是什么”、“还有哪些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等,从而培养学生尊重史实的科学态度。在制定活动课的目标时,主要从上述三方面着手,但在具体操作时,这三个维度所占的比重并非必须均衡,应该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情况,有侧重点地设计。如一位教师在组织“寻访丝绸之路”(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这一活动课时,就对这三维目标进行了一次比较成功的整合:(1)通过...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如何优化历史活动课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