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口鼻吸痰术一. 目的原理吸痰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吸痰的目的是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通气,吸痰常用的吸引负压为成人 300〜400mmHg~川、儿<300mmHg。吸痰法是指经口、鼻腔或人工气道将呼吸道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通气的一种方法,为临床一项重要的急救护理技术。它利用负压吸引原理,连接导管吸出痰液,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常见的并发症有低氧血症、肺不张、感染、心律失常、呼吸道粘膜损伤、气管痉挛等。二. 操作前准备包括护士个人准备,病人评估,用物及仪器准备。三•操作步骤1 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2.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向患者或家属解释操作目的与合作方法。3.接上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的性能是否良好,连接是否正确。根据患者情况及痰液粘稠度调节负压4.将生理盐水倒入一次性药碗。5.撕开一次性吸痰管,暴露末端,戴手套。6.右手持吸痰管与左手持吸引管连接,用生理盐水试吸,检查导管是否通畅。7.将患者头转向操作者一侧,昏迷患者可用压舌板帮助张口。一手将导管末端折叠(连接玻璃接管处),以免负压吸附粘膜,引起损伤。另一手持吸痰导管头端插入患者鼻咽部,确保插入过程无负压,放松导管末端,将吸痰管自深部向上提拉,左右旋转,吸净痰液。如患儿咳嗽剧烈,应停止休息片刻。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 15S,以免患者缺氧。8.生理盐水抽吸冲洗导管,同法吸另一侧鼻腔,最后吸引口腔。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者,可由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内吸痰,需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9.如一次未吸净痰液者更换吸痰管后同法数次,直至吸净,同时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呼吸及监护参数。10. 吸痰毕,关闭吸引开关,将手套反折,包住吸痰管,与吸引器分离,手套及吸痰管按一次性用物处理。11.安置患者,清理患者面部,听诊呼吸音,评价患者呼吸是否改善,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用物。12.终末处置。13. 洗手记录。四.注意事项1. 吸痰前,检查中心吸引或吸痰器性能是否良好,连接是否正确。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吸痰一次应更换吸痰管3. 吸痰动作要轻柔,以防止损伤黏膜4. 痰液黏稠时,可配合扣背、蒸汽吸人、雾化吸入等方法使痰液稀释;吸痰中患者如发生紫绀、心率下降等缺氧症状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待症状缓解后再吸。5. 贮液瓶内吸出痰液应及时处置,液体不得超过 2/3 满度,以防损坏机器。6 每次吸痰时间小于 15 秒,以免缺氧。7、插入深度:经口 10~15cm,经鼻 20~25cm。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