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单元测试(满分100分时间90min)一、填空题(26分)1、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声音要靠传播,不能传声。平常我们听到声音是通过传到我们耳朵里,在常温下,声音在其中的传播速度是,某人在看到闪电后5s才听到雷声,那么,这个人距打雷处约m。2、歌词“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涉及的发声体分别是、、。3、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公园里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三处建筑有非常美妙的声音现象,它是我国古代建筑师利用造成的音响效果。4、用牙轻轻咬住铅笔上端,用手指轻敲铅笔下端,注意听这个敲击声,然后,张开嘴使牙不接触铅笔,而保持铅笔位置不变,手指用和以前同样的力轻敲铅笔下端,比较两次听到的敲击声,次听到的敲击声比较响,这个实验说明。5、蜜蜂翅膀每秒振动300次,那么,它的振动频率是。蝴蝶飞舞,而听不到声音是因为。6、声音的特性是指、、,“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根据声音的不同来判断的,“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大,“曲高和寡”中的“高”是指高。7、物理学上把发声体做时所产生的声音叫噪声,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在以下。8、蝙蝠可以利用超声波发现昆虫和确定方位,说明超声波可以传递,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除去体内结石,说明超声波可以传递。9、空难发生后,搜救人员运用声纳设备探测坠入大海中的飞机残骸,这是利用来测距定位的,同时也说明可以传声。二、选择题(30分)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0、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了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11、在敲锣时,停止对锣的敲击后,锣声却“语音不止”A人耳有“延时”作用B是锣声被反射回来的声音C锣停止振动后,周围空气还在振动D锣振动尚未停止12、邮电局的长途电话亭大都利用玻璃制成的,这主要是因为玻璃A能较好地吸收声音B能较好地反射声音C不能传递声音D以上都不对13、空气、水、钢铁都是传播声音的介质,声音在这三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A空气、水、钢铁B水、钢铁、空气C钢铁、水、空气D钢铁、空气、水14、在田径运动会上,小明和小江分别根据发令抢冒烟和听到枪声开始记时,同一运动员的跑步成绩:A小明比小江多了0.294秒B小江比小明多了0.294秒C小明和小江的记录结果一样D小江记录的结果更准确15、如果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变为1m/s,则我们周围的世界会有什么变化?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一位同学提出了下列四个有关的场景,请你判断不正确的是:A教室内学生能更清楚地听到教师的讲课声B汽车的喇叭不能更起到原来的作用C铜管乐队在会场内的演奏效果会更差D我们听到万米高空的客机声时看不到飞机16、300年前,意大利科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房间里挂了许多铃铛,然后,让蝙蝠在房间里自由飞翔,第一次未对蝙蝠有任何限制,铃铛未响,第二次蒙住蝙蝠的眼睛,铃铛也未响,第三次塞住蝙蝠发耳朵,房间中的铃铛响了,下列问题不是该实验所研究的是:A蝙蝠飞行靠什么躲避障碍物B眼睛对蝙蝠发飞行是否起作用C耳朵对蝙蝠发飞行是否起作用D铃铛是怎样发声的17、把头埋在水缸中说话,听到声音是“嗡嗡”的这是因为:A水缸振动发声B耳朵振动发声C听到了回声D听清了回声18、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范围主要取决于声音的:A振幅B频率C音色D响度19、下列各组动物、仪器和自然现象,不能产生次声波的是:A大象B火山喷发C台风D“B”超机20、下列现象中哪个跟回声有关:A、在室内谈话比在旷野里谈话听起来响亮B蝙蝠利用超声波扑捉蚊虫C、船只利用“声呐”测定距冰山的距离D夜深人静时,说话声特别响亮21、关于声现象中,以下知识结构错误的是:A声波产生的条件声源B声的种类乐音介质噪声C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D乐音的特征音调在传播过程中减弱音乐在人耳处减弱频率22、声音在均匀空气里传播过程中A声速逐渐减小B频率逐渐减小C振幅逐渐减小D声速、频率、振幅都不变23、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重要措施,下列哪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A机动车辆在市内禁止鸣笛B城市道路两旁安装隔声板C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D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24、...